大叔很少吃主食,餐后血糖20,全因一种习惯,有的糖尿病人经常犯

一个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欢迎您“关注”我,一起聊聊健康的话题!

糖尿病,饮食控制是关键

很多人得了病,便一味迷信药物,而不改善自己那些致病的不良生活习惯。就拿糖尿病来说,治疗的重中之重也是首要的治疗方法便是饮食控制。通过减少食用一些含糖量高、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来达到减少葡萄糖摄入的作用,降低血糖,最终达到血糖正常的目的。但是,也有的糖尿病患者,平时比较注重主食的控制,还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但是,血糖却始终达不到标准,就像下面的这位大叔一样。

56岁大叔的疑惑

张大叔(化名)是自己的一位老患者,去年查出了糖尿病,一直以来比较注意自己的病情,也积极配合治疗,这一年来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可是,张大叔最近一个月来门诊复查血糖,空腹血糖经常超过12mmol/L,而餐后血糖更是高达20 mmol/L。询问他最近饮食上有什么变化吗?他说自己这一个月以来,比以前更注意控制主食了,运动量与以前也差不多,也按时吃药。这突然升高的血糖,让张大叔特别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终于被找到

与张大叔的谈话中,听到了张大叔说:比以前更注意控制主食了。便问道:“你是如何更注意控制主食的?”张大叔回答道:“我把以前你给我定的主食都停了,一日三餐全换成了小米粥,不但能够代替主食,这小米粥也更养人,也省下上火。”听张大叔这样一说,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大叔很少吃主食,餐后血糖20,全因一种习惯,有的糖尿病人经常犯。

高淀粉的小米粥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小米粥属于“稀饭”,怎么会成为“升糖大户”了呢?本身不管是小米,还是大米,都含有丰富的淀粉,本身就属于高淀粉食材。熬粥的过程中,通过浸泡、熬煮之后,小米、大米中的淀粉大量熬煮进米汤内。一碗看着不太浓稠的米汤,搁置一晚之后,就会形成像“凉粉”一样的固态,这就是小米粥中高淀粉起了重要作用。

糊化的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

经过熬煮之后,小米、大米中的淀粉大量进入米汤之中,高温之后糊化。这种糊化的淀粉进入胃肠道之后,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在体内淀粉酶的作用下,快速转变为葡萄糖,这也是为什么喝小米粥特别容易升高餐后血糖的重要原因。因此,有人把喝小米粥比喻成喝糖水,这一点也没有夸大的成分。其次,人们总认为小米粥、大米粥属于稀饭,也加重了人们的麻痹心理,稍不注意就容易喝多了。虽然是稀饭,但是摄入的糖分却一点也不比主食少。

爱喝稀饭的糖尿病患者大有人在

大叔主食吃得少,餐后血糖20,全因这种习惯,有的糖尿病人也常犯。因为缺少了这种常识,也使得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别喜欢喝小米粥、大米粥,使得自己的血糖始终无法完全达标。其实,本身小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杂粮,如果糖尿病患者特别喜欢喝小米粥,可以用密漏勺把小米粥过滤一下,单纯食用里面的“净小米”。并按照糖尿病的营养疗法,用粥里面的小米来代替部分主食,这是比较科学地食用小米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掌握好食用量。

请积极留言讨论吧!如果我的文章恰巧是您最需要的,欢迎您“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