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2022年07月02日16:37:24 健康 1046

海姆立克发明者

“海姆立克”急救法

美国的Heimlich教授于1974年发明,

美国医学会于1975年正式用其名字命名,

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至少成功抢救了上万条生命。


美国胸外科医生Heimlich教授,在他的临床工作中曾发现,急救急诊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取出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得异物更深入呼吸道造成不可逆后果。

窒息的概念

窒息在急救医学上的解释是: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这种呼吸过程的受阻的原因和部位如图。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的口腔、口咽部、声门以及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内出现了异物或者痰液堵塞,就会导致窒息的发生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外窒息。


海姆立克急救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利用突发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肺内残留气体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迅速冲入气管,从而将异物排出。当异物冲出后,可小心用手指将异物勾出,但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深处,操作同时,防止被患者咬伤手指。

简单来说就是将整个肺和气道当作一个气球。气道异物就相当于堵在气球出入口上的塞子,气球就相当于满是气体的肺部。当塞子堵住时,气体无法进出,造成窒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挤压气球,让内部的气体压力将塞子排出。“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清醒的气道异物梗阻者。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窒息的表现

1、首先就是呼吸困难,常伴有剧烈咳嗽或者喘鸣

2、然后是呼吸困难所致的极度恐惧,有濒死感,同时会去抠咽喉部以期拿出异物、解除梗阻。口唇可表现出乌紫的颜色,医学上成为紫绀,是机体严重缺氧的表现。

3、伴随着呼吸困难,吸气极度费力,有些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伴随着吸气会出现明显的凹陷。


典型表现: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是:异物阻塞气管后,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V型手就是当患者出现“三不能”时。双手不由自主呈现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识别出海姆立克征象,请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进行急救。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如果窒息的情况持续存在无法解除,患者进一步会出现神志丧失、昏迷,最终由于严重的缺氧导致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这一过程一般是在6到8分钟以内,因此,窒息的现场快速识别与急救就显得非常重要。


1岁以下及1岁以上急救

◆1岁以下娃:采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法


①右手张开(八字形),固定住娃的下颌和头部。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②让娃趴在施救者前臂上,施救者对应下肢向前伸出,前臂放在大腿上。娃双下肢分开,便于固定。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这个过程,要保持娃气道的平直和头低臀高。要注意保护婴儿的颈部。


③用手掌根部快速有节奏的叩击娃的双侧肩胛骨之间位置5次。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④结束之后,左手张开固定住娃头部,小心翻转过来。


如果异物没有排出,继续以下压胸法操作步骤:


⑤让娃躺在前臂上,同时对应下肢向前伸出,手臂放在大腿上。娃的下肢固定在施救者上臂和躯干之间。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这个过程中,保持气道的平直和头低臀高。


⑥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按压娃的胸部,快速有节奏的按压5次。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⑦如果没有异物排出,重复刚才的动作,如果心跳呼吸停止,马上进行心脏肺复苏。


◆1岁以上娃: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①孩子两腿岔开,施救者成弓步站立或跪在孩子身后,顶住被救者屁股。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②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上方两指位置,一手握拳,拳心朝内,另一手抱住拳头。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③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腹部。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④持续几次挤压,直到异物排出,不堵塞气管。

其他情况的急救

No.1 立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清醒的成人或儿童患者。

手法: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剑突下方,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No.2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昏迷的成人或儿童患者。

手法:将患者平卧,抢救者面对病人,然后骑跨在患者的髋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的手掌放在剑突下、肚脐上的腹部,用身体的重量快速冲击病人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No.3 自救腹部冲击法

适用:清醒的成人。

手法:一手握拳,另一只手抓住该手,快速冲击腹部;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异物排出。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No.4 立位胸部冲击法

适用:孕妇或过度肥胖患者

手法: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手臂从患者腋下穿过环绕其胸部,一手握拳,将拳眼至于伤员胸骨中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向内、向上冲击胸部,直至异物排出。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常见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

  • 将食物切成细快;充分咀嚼。
  •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 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给幼儿玩耍。


以下这些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应谨慎食用!

1、果冻: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部分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多刺的鱼类容易噎到,并刺伤老人和小孩的食管及口腔。

一张图掌握海姆立克急救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急救”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促进眼底病规范化诊疗 守护患者光明之路 - 天天要闻

促进眼底病规范化诊疗 守护患者光明之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早期表现为微血管瘤、点状出血。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玻璃体腔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眼科主任陈凡认为,控制血糖,定期接受眼底检查...
陈美:生命的姿态 - 天天要闻

陈美:生命的姿态

他们没有那样的觉悟,只是朴素地找到了一种安顿自己的方式。我家老公公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女儿在自家底楼专门为他辟了间套房,还在镇上可听戏的茶室为他找了搭子,他死活不肯去住,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他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起床了,烧一壶水,调一碗豆奶,啃一个饼就了事了。日上三竿,他戴上太阳帽,开着四轮电瓶车出...
明日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 - 天天要闻

明日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

夏 至2024年夏至时间6月21日04:50:46农历五月十六星期五明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它也是夏天的第4个节气,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
身体有异样看小便就知道?一般会有4个特征 - 天天要闻

身体有异样看小便就知道?一般会有4个特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平常的小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小便的颜色、气味、频率等变化,都可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近期高发,接连有人确诊!罪魁祸首几乎家家都在用…… - 天天要闻

近期高发,接连有人确诊!罪魁祸首几乎家家都在用……

连日的高温,不少人家里已经开始使用空调。但你知道吗?长期未使用的空调,如果未经清洗就直接使用,可能存在健康隐患!6月18日,记者从长沙市中心医院了解到,近期该院接连收治了两名军团菌肺炎患者,起病原因都与吹空调相关。启用久未清洗的车载空调男子肺部发生严重感染据介绍,55岁的长沙市民周先生(化名)患有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