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摆脱沟通焦虑

近年来,“中国外交官”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标志。

在那一平方米的讲台后,站着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的外交官,正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

你是否也曾在心里默默地幻想过自己在众人面前,行云流水般表达自己的见解?

但现实生活中,三两人交谈时,谈笑自如;求职面试却非常不安。

这是一种公开演说的焦虑。

焦虑可以给我们带来益处:适度的焦虑可以激活我们的能量,可以让工作更努力、更有动力。

如果过于焦虑,在重要的公开场合无法有效地行动,会尽可能地逃避各种沟通,这种焦虑就需要改善了。

焦虑的本质

想要改善,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焦虑。

公开演说的焦虑,可能是非常轻微的,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它是作为一种连续体存在的。

它可作为一种特征存在,也可作为一种状态存在。

从温和到严重。

有些人非常焦虑,以致他们在任何沟通场合都无法有效地行动,所以会尽可能逃避各种沟通。

还有些人焦虑感比较轻微,在外人看来丝毫不紧张。他们会积极寻找交流的机会。

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

引发的因素

如果能够减少那些引发焦虑的因素,会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焦虑感?

经《自信表达》研究,以下几方面能够减轻沟通中的焦虑:

减少陌生感。也就是多跟人交流,在人多的时候交流,减少“交流”陌生感。

减少自我关注。把注意力放在“交流”上,不管人有多少,都当作三两好友闲聊。

减少差异感。多关注大家的相同点,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异类”。

减少对失败的恐惧。不要强求每一次交流都方方面面妥帖,要知道众口难调,不可能如所有人之愿,不必非要大家都赞同。

减少消极思想。把对失败的担忧放到一边,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你正在训练一门终身受用的技能,熟能生巧。

减少对重要性的感知。询问自己:无论结果如何,在10分钟后意味着什么,10个月后意味着什么,10年后意味着什么?

减少完美主义倾向。

减少制造焦虑的多余精力。比如适当的肢体动作。

重构认知

这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恐惧感和压力的方式。

这一方法背后的理念是,对于某个场合的想法会决定你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

如果你能改变自己对一个场合的思考方式,你也就能改变自己对此场合做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