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365:被用乱了的“被害妄想”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以后就知道,哦!原来这是一种精神症状。这之后听到类似这种东西呢?我就,哦,没什么奇怪啊,他有这种症状,很有可能他精神有问题啊。

现在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精神病学的知识,都比以前普及得多了。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大家可能就比较容易想到他可能是精神有问题,甚至都不用到这么严重很轻微的,大家就可能说,哦,你这可能是一种阴谋论,就是你幻想出来别人要害你,其实没有那种事情。

有这些知识,当然好是好,它避免了一个风险,就是我们把那些过于敏感的人心中那种阴谋论的想法当真,更避免我们把那些精神有问题的人,那种被害妄想的想法而当真。

但是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风险。

就是有些人可能他说的话,让你觉得他很像是阴谋论,甚至可能让你觉得很像是精神病的被害妄想。但是说不定是真的。比如说最近看到一个例子,就是海明威,著名作家,他活着的时候,他就一直认为他被监视,然后他就特别紧张,最后他自杀而死,可能就跟这个有关。

大家当时都觉得好遗憾哈,你看海明威这么棒的一个作家,很可惜,他有好多阴谋论的这种想法,甚至海明威很有可能精神不正常,所以把自己害得最后压力太大,甚至自杀。太可惜了,当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后来,当一些内部资料解密之后,我们却惊讶的发现,当时真的有人监视海明威。谁呢?我忘了是CIA还是FBI了,就是一个官方的机构。因为美国当时特别担心文化界的人受到苏联人的影响,所以对这些知名的文化界人士,他们真的派人时时刻刻监视。人家海明威当时很敏锐,人家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威胁,可是呢,却被其他人误以为是阴谋论。

说这个就是想告诉我们心理学界的人,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心理学知识,我们看到某些事情,觉得用这些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去解释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太相信我们的结论。因为现实中究竟是阴谋论还是实际有危险,或者说更进一步,究竟是被害妄想,还是说真的有人想害他。这个呢,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

得出任何一个结论都需要我们慎重再慎重,而且永远我们要告诉我们说,我这个结论未必是正确的。

END

关注我们

用语音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声音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