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学派的诞生是为了反对构造主义对于意识经验的定义,也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在德文中是完整的意思,因此又称为完形心理学,其关键特征整体性、具体化、组织性和恒常性

今天,君君博士和大家一起来了解格式塔学派的相关知识。

学派简述:

格式塔学派不承认分离性,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意义和性质。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又研究行为; 既用客观观察法,又用内省法

核心理论:

1、知觉组织的原则

知觉的组织原则是指个体因主观经验的影响使客观刺激情境带有强烈的组织倾向,心理现象只有被视为有组织和结构得整体时才可以得到理解,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元素。

在格式塔心理学实验中,他们研究了知觉阵列是如何形成格式塔的:他们证明了整体与局部之和是非常不同的。通过改变一个单一因素以观察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知觉阵列结构的方式

它们总结出了一套规律,即知觉的组织原则1、邻近性。2、相似性。3、对称性,4、良好连续,5、共同命运,6、封闭,7、线条朝向,8、简单性。

2、完形组织法则

完形组织法则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系列有实验佐证的知觉组织法则,它阐明知觉主体是按什么样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它由顿悟学习、学习迁移和创造性思维构成

顿悟学习是指主体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完成相关活动的影响

格式塔学派认为创造性思维构成是打破完形,形成新的完形

3、研究方法

格式塔学派主张以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而直接经验是自然而然观察到的完整的现象,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自然的观察法但对于个体的意识研究,他们认为心理研究也是需要内省法

提倡对心理形式的整体突显,所采用的方法是现象学实验,主要通过对现象的直接描述进而发现其意义结构。他们不在意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在意构建现象场发现现象场的意义。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韦特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人的心理现象不是简单地由几个元素的结合,应当整体性地来看待。

似动现象也属于一个格式塔,格式塔的性质不存在于部分之中,而是附于整个心理物理的情景中。

他提出了三条科学创造的方法论原则,即逻辑-非逻辑互补原则结构-整体性原则和谐-简单性原则。同时韦特海默还指出了教师教育学生应该打破框框、勇于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苛勒

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在学习理论上提出了有名的顿悟说

顿悟学习是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一个完整解决办法,使个体领会情境关系而获得的。

不仅如此,苛勒还认为,个体在顿悟之后就会获得某种迁移能力可以在理解其一种情境中发现或理解的动力关系模式,转而应用到另一种情境

·考夫卡

考夫卡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化。

他认为儿童身心发展也遵循整体原则,例如,婴儿的动作,最初是整体反应,以后才逐步分化。

他在论述心物场记忆理论时指出,心物场含有自我和环境两部分,两者各有自己的结构。其中自我不是一个点、一个总和或欲望本能的集合,他认为人格这个概念或可用以说明自我的意义

专业著述:

·韦特海默:《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的研究》、《格式塔说三论集》、《创造性思维》、《对抗:心理学与当今的问题》、《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苛勒:《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心理学中的动力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格式塔心理学》、《图形后效》、《人猿的智慧》

·考夫卡:《心之发展》、《知觉:格式塔学说引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好了,今天关于格式塔学派的知识就分享就到这里。其实还有很多相关知识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如果你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看看心理书籍,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课程系统性地学习心理学。培训课程会更详细、具体地阐述各个流派的理论和学说,让我们对于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君院,洞见你我他!每天学一点心理,让你更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