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想摧毁孩子的幸福,家长懂得这9次得体的退出

现实社会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可悲的现象。比如一些孩子学历非常高,哪怕读了硕士、博士,但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想去找份工作来养活自己,而是甘愿在家啃老。

这样的例子,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真的太多了。

试想想,家长把孩子培养到这么高的学历,需要付出多少艰辛与心力呀?

作为父母,养育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孩子已经学业有成,而且已经是成年人了,还在家啃老,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可以说,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与痛苦,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都不想遇到的事情。

因为随着孩子年纪越来越长,父母亲却在渐渐老去,不管是他们的精力还是赚钱能力都在下降。

这个时候,老人们还要负担儿女的吃喝拉撒等生活费用,对父母亲来说真的是一种很苦逼的事情。

但对儿女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甘堕落”式的摧毁呢?是对孩子一生幸福的摧毁!

针对这种情况,错误不能只归咎到孩子的身上,而是做父母的要承担主要责任。

因为孩子从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父母怎样教,孩子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提议:家长若不想摧毁孩子的终身幸福,请在孩子这九个年龄段学会得体的退出。

1.在孩子3岁这个年龄段,父母及时退出餐桌

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都已经四五岁了,家长还在追着喂饭。结果孩子吃不好,家长也太累。

其实,孩子自主吃饭要从小培养。

在孩子刚开始学会拿勺子的时候,家长就可以试着让孩子用勺子舀来吃。

哪怕是孩子身上弄脏了,脸上弄脏了,哪怕是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这个不要紧,妈妈帮孩子收拾一下就可以了,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的手腕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让孩子渐渐学会独自用餐。

2.在孩子4-5岁的时候,家长学会退出卧室

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独立睡觉,但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年龄已经很大了,还是跟爸妈赖在一个床上睡觉,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和独立并不好。

心理学家认为,在孩子4至5岁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学会独自睡觉,让孩子学会独立,减少对爸妈的依赖性。

3.孩子6岁前要学会自己洗澡,爸妈退出浴室

其实,孩子从三周岁开始就有了性别意识。这个时候,爸妈换衣服、上厕所、洗澡都要避开孩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要逐步教会孩子帮自己洗脸、洗澡等。

在孩子6岁前,让孩子学会自己洗澡,父母得体的退出浴室。

尊重孩子的隐私,从孩子学会自己洗澡开始。

4.孩子7岁时,父母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

爸妈要明白,不管再亲密的关系,也是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的。所以,聪明的父母会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出,留给孩子私人的空间。

5.孩子8岁时,父母退出包办家务

作为父母,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什么年龄的孩子,就要学会做什么样的家务。

特别是到孩子8岁时,孩子很多事情就会自己做了。这个时候,父母越懒,孩子就越独立。

6.孩子11岁时,父母要退出厨房,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

让孩子学做饭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明星孩子在4-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这点很值得称赞。

孩子长到11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做好一餐饭了。会做饭的孩子,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生活能力就会更强。会做饭的孩子,才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更懂得感恩和孝顺。

7.孩子13岁,慢慢退出选择,让孩子自己做主

对于13岁的孩子,不管在学习方面还是判断好坏,都有自己的主见了。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8.孩子18岁,父母应完全退出帮孩子选择

对于18岁的孩子来说,他已经是成年人了,孩子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的话,父母亲可以给孩子提出参考的意见。

9.孩子结婚后,父母学会退出孩子的家庭

孩子结婚后,父母就不要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了。

因为孩子已经成人成家了,他可以和另一半齐心协力,守卫自己的幸福生活。

因为做父母的跟年轻人可能在生活习惯,观念看法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父母亲过多地参与孩子的生活,会影响年轻人的夫妻感情和家庭的和谐幸福。

父母亲关心孩子是没错的,但是要退出孩子的小家庭,不要干涉孩子们的生活才是明智之举。

文海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育儿达人,专注孕产、育儿话题,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