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理解这3点,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足不出户就能迅速了解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方便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有些人开始感到悲哀、焦虑和恐惧,为什么又有地方受灾了?为什么又有地方发生案件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失业了?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并没有变得越来越不堪。

产生负面思维是人的本能,人们会更容易注意到一些坏事情,这是从原始时代就开始的本能反应,帮助人们提前感知到危险,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每天面对扑面而来的众多信息,如何能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呢?情绪的产生来自于感性,我们以理性分析来代替感性感知,就能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有思想准备,从而不被负面情绪所裹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方法。

建议先关注

01 更好和不好

在接收信息时,要想摆脱感性控制,我们需要学会理性区分状态和趋势。

举个例子,由于互联网信息发达,我们很容易就会看到各行各业的名人得癌症的信息,有些人心里难免就会产生对于健康问题的负面情绪。

其实,看到名人得癌症的信息,这只是一个反应他不健康的状态。而这个人得到适当的治疗,身体状况再慢慢好转,而且癌症治愈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了,整个趋势的走向是好的。

所以,综合起来看,这个得癌症的人是不健康的,这是一个不好的状态,但是他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再慢慢好转,整个趋势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我们正确的思维方式应该避免非黑即白,不是必须要二选一的。不好和更好这两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样就不容易掉入负面思维中。

02 认识到选择性报道的普遍性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报道信息和传播信息变得非常容易,为了获得流量先机,很多事情一发生,就会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所以,好消息很少会被人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不太好的事情,都是负面信息。

当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在有序前进时,就显得很平淡,无法激发他人的关注度,自然也不会引起传播;而危机事件会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更多人对事件的讨论和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大多数是不好的事情。

听到和看到更多的不好的事情,并不代表整个环境变得不好了,只是现在信息发达带来了更多的监控和传播,以往科技不发达,无法对不好的事情时时监控并报道。

从整体来看,整个大环境比几十年前要好太多了,不管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治安环境,都有了质的提升。

03 不过分美化过去

曾经听说过在西北地区有一个状元县,从穷困山区考出去的人,都再也没回过老家,可能他们不想再勾起自己痛苦的回忆吧。

人们喜欢记住美好的事,记住自己辉煌的时刻,但希望忘记自己不堪的往事,而且也不希望被他人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候过分美化过去,反而会活在不真实中,在遇到挫折时无法抵抗负面情绪。

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很多都是远离家乡的追梦人,他们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希望能在大城市里扎根,能让家人脸上有光。

每年会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只身前往大城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年轻人就业屡遭挫折,就会陷入负面情绪中。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大城市遭遇就业挫折的年轻人,并不代表他就没有才华,并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放下面子,回到家乡,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说过,他有一个下属,在团队中工作业绩一直垫底,后来遵循公司的末尾淘汰制度,他的那个下属就被辞退了。

那个被辞退的下属后来就回到家乡找了一份相关的工作,他虽然在大城市中工作能力比不过别人,但是他的工作经验在家乡却是非常紧俏的,短短几年就升为了副总,公司还给他配了宝马车。

所以,年轻人不要拘泥于“我好不容易从家乡考出来了,回去多丢脸”这样的思维中,过去的不堪经历或失败经历都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不必刻意去美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容易接收到坏消息,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想控制我们的负面情绪,最重要的就是对坏消息做好思想准备。


-END-


今日话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看完记得点赞哦。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林艾米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