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叹,典故名,典出《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后遂以“牛山叹”等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晏子春秋》卷一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眼前的景色太美了,为什么人生要像淌水一样,很快就离开了世间呢?”
人生短促,死亡不可避免,哪怕是齐景公这样的人生赢家,到头来不也要死亡吗?世俗中赢得的一切,也都带不走。这是场世俗的游戏,赢得游戏的人就是成功人士。但在得道者看来,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退出游戏,根本不玩游戏,甚至超越游戏的人。他们看透了一切,不在乎输赢。秦皇汉武不也如此?世俗中赢得的一切,也都带不走。
别把自己想的太特殊,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以为天大的事,无法排解的烦恼苦闷,其实别人也一样,古往今来不知发生过多少遍。人终有一死。死亡,就是彻底没了,“我”没了,情绪没了,高兴和悲伤都不存在。人害怕的就是这个“没了”。但都没了,怕与不怕,在乎与不在乎,还重要吗?
人活一世,光着来,也将光着走。紧攥着手,也带不走一分财富。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一世修行的功课。珍惜眼前人,钱财身外物。古人说:“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我们真的需要很多财富才能快乐吗?其实不是。人越成长,越发现,人生中真正难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颗安定的心,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越是见过世面的人,越懂得知足,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安定与丰盈。
谁也无法阻止夕阳西下,谁也不能让青春重来,谁也无法回到过去重新选择。过去就过去了,难过也好,后悔也罢,都改变不了什么,那为什么不放下呢?索性就开心点吧。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情绪波动肯定是有的,但很多事只要站远点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最主要的是,不开心也不解决问题,甚至会让事情变更糟。
庄子曾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人生很难,一月之中能开口笑一笑就很不容易。生命有限,在过程中尽可能地充实自己,谁都没有办法预料人生会在什么时候终结,但可以决定在那一天来临之前不虚度。
孔子游泰山时,看到一个叫荣启期的人在郊外。这个时候,荣启期已经九十岁了,还穿着破衣烂衫,非常穷,但却有心情在那鼓琴唱歌。孔子就问他:您这么快乐,是为什么啊?荣启期回答道:我快乐的原因有很多。
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而我竟然可以是个人,这是快乐的第一个原因。人分男女,男尊女卑,而我竟然可以是个男人,这是我快乐的第二个原因。人生在世,有很多人还没看到日月,早早就夭折了,而我竟然可以活到九十岁,这是我快乐的第三个原因。对于士而言,贫穷是常有的事;对于人而言,死亡是迟早的事。我处于常有的状态,等待迟早的结果,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孔子说:说得真好!您真是个善于自我宽慰的人。
我看到很多人在现实中为了钱和利益疲于奔命,但却很少有过哪怕10分钟的快乐,连笑容都变了形,再看看自己还残留的部分天真幼稚,觉得真的很幸福。追求快乐,是人的基本需求。懂得如何让自己快乐,你将拥有幸福的人生;懂得如何让别人快乐,就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或生产者。
有人说,死后有轮回,有天堂,反正不会彻底没了。这样想也挺好的,反正就这一辈子,只要能让你心安,让你高兴,怎么想都可以。其实,也可以不去想它。不管怎样,都是要死的,想它干嘛呢?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就够了。怎么才算过好?就是有意义。而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有人觉得,有意义是把孩子培养成才;有人觉得,有意义是每天吃喝玩乐;有人觉得,有意义是赚很多钱,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人觉得,有意义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怎么想都可以。意义,就是讲一个你相信的故事。
只要你相信,它就是意义。很多人的迷茫在于,没有什么坚信的东西。如果实在没有,为了避免痛苦,不如不想死亡这件事。反正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想与不想都一样,不如过好当下,让自己快乐。
以上,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