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这种力量致使人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而其中人格特质流派最为大家所熟知。特质流派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得益于人格特质理论的伟大成果。特质论假设,如果清楚一个人的核心人格特质,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人惯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特质论取向主张使用有限的、基础的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维度对个体进行描述和测 量。它仅仅用比较少的特质,就能够很好的解释个体行为的一致性。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有同一种特质存在,那么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各个特质对所有的人进行评价。特质理论是有其普适性的,不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它都能够被接纳。我们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一个熟悉的朋友是否外倾,是否有责任心,是否自私。
前面我们谈到了人格判断与类型
这一周我们来浅谈一下动机
动机
和特质非常相近,但是又有区别的,那就是动机。动机是内部的一种心理生理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促进特定的行为模式的产生。动机概念来自推动人类表达的组织体系中存在一种力量——对食物、对运动、对愉悦等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动机比特质更基础,动机是位于特质之下的概念。
动机必须要有一个目标。可以看一下现在被定义为社牛属性的人,他为什么要和他的朋友参加那么多的活动。从特质角度来解释,社牛属性的人是一个高宜人性和高外倾性的人——因为她待人友好、合作、热情。这个总结应该是比较适当,而且对预测社牛属性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行为很有效。但是,如果我们将其长期涉足活动场所的原因解释为害怕孤独,或者是一种比较高强度性驱力的作用,或者是一种对快乐的渴望,又或者是周围需要有人陪伴,这可以么?后面的解释方式就是动机层面的。动机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引入了个体情绪的能动性。同时,它也有非常大的风险,那就是不够精确。
莫瑞,人格动机研究的奠基人,他使用术语需要指代在给定的情境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准备状态。基本需要包括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和表现需要。莫瑞这一复杂的理论非常依赖社会情境,接下我也谈到人格领域内个人和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那么我们将基本需要依次来简述一下。
成就需要
在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时间里人们的身份地位与他们的成功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成就需要成为他们极大的兴趣点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高成就需要的特征在个体身上表现得极为稳定,甚至要求自己在社会中的任何任务上都要获得成功。他们可能在很多大学都拿到了学位证书,或者是很多荣誉。他们倾向于在政治或商业竞争中独占鳌头,尤其是当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的时候,或者是精明或者持久能够促进胜利的时候。例如,他们可能是金融领域的头部、成功的销售人员或者年轻的政府官员。然而,一旦当外交能力或者是合作协同能力对于工作来说更重要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没有那么成功了。
在特质的动机取向中,成就动机一般来说是用来和其他两个最基本的需要来相对比的,那就是亲和需要和权力需要,这两种需要也是非常吸引研究者目光的。
接着我们来谈一谈亲和需要和权力需要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