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
请赐我安详,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
请赐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东西
并赐我智慧去认识这两者的差别
1:人性可以改变吗
1)人性不能改变
人性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引导。我们有一些本能,有一些欲望,它们是固有的,无法改变,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的缺陷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不论好坏,我们只能接受缺陷。但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加以引导。引导有缺陷的,不完美的人性向好的方面发展
哲学史上认为人性受约束的人,包括汉密尔顿,亚当斯密,Fredrick Kayak等,这些人认为,"我们的本性是受约束的,是有局限的"。 Edmund Burke说的,最准确阐述这种观点的,是培根的话,"号令自然,必须遵守自然"。法国哲学家政治家Benjamin Constant说,"命运召唤我们进行自我完善"。
2)人性可以改变
人性可以改善,可以改变,取决于我们去不去做。他们的的目标,都是改变人类本性,完善它,把它变得更好。
致力于此的哲学家,有托马斯杰斐逊、卢梭、萧伯纳、德沃金及其他杰出思想家。执本性不受约束观点的人,倾向乌托邦主义或共产主义,让我们来改变人类的本性。
2:主动接受
2.1:观点
本人认为人性无法改变。人类本性是固有的,我们有欲望,我们有生而有之的本能,或上天赐与或经几百万年,在进化中形成,这些本性不会很快改变,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的,它是固有的。不论好坏,我们都要接受它们。在接受这个本性后,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通过研究首先来理解它,理解它后,好好地利用它。
在当今的文化中,我们不准许接纳自我,也没有体会痛苦情绪的自由。可是只有两类人体会体会持续的快乐,不会体会到痛苦的情绪,像愤怒、嫉妒、失望、悲伤、不快乐、抑郁或偶尔的焦虑,一类是精神病人,因此不会感受到痛苦的情绪。第二类没有痛苦情绪体会的是死人。
2.2:案例
1)孩子出生经历
当我们的大儿子出生时 ,医生来查看我妻子的情况,查看婴儿的情况。不知为什么,他没询问我的情况。一切都正常,在他走出房间时,他转过身说,"还有一件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你们将体会到每一种情绪,极至的情绪,那没关系,是很自然的事,我们都经历过"。然后他走了出去,这是妻子和我,得到的关于抚育孩子的最好建议。
为什么?一个月后,我开始偶尔对David产生一种嫉妒,因为这是妻子和我在一起后,第一次有人夹在中间,另一个人比我获得更多的关注。不管我怎么哭,我嫉妒他,然后五分钟后,我对他产生最强烈的爱意,一种我从没感受过的情绪。平时我会想,"真是个伪君子,事情不对劲,前一分钟充满嫉妒,转眼体会无尽爱意?"这完全合情合理,完全正确,这是为人的一部分。
因为我脑子里装着儿科医生的建议,接纳自我。
我们需要一个无条件接受自我的地方,可以是和挚友在一起时,我们关心的人,最重要的是面对自己时,我们准许自己哭泣,快乐。
2)不要想粉色大象
DanielWegner对"反语处理"做过研究,当我们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那种现象只会加强。
我用一个实验加以说明。在接下来的十秒钟里不要想粉色大象。
事实如何?多数人都会想粉色大象。因为当我们企图压抑一种自然现象时,比如提起一个词时浮现出相应形象,只会加强它,压抑自然的痛苦情绪也有此效果。
3)嫉妒情绪
因为以前的经历,我嫉妒我最好的朋友,那种情绪本身不代表我是个坏人,这是人类本性。我从没遇到过任何一个人没有嫉妒情绪,也许达赖喇嘛可以,如果说达赖喇嘛真的无欲无求,那也是修行几十年的结果。
嫉妒是人性的一部分,嫉妒没有好坏之分,愤怒也无好坏之分,抑郁和焦虑也无好坏之分,那是人性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我要选择怎样的行为,去表达情感?道德在此介入,我可以选择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仍会嫉妒最好的朋友,但选择对他宽容和亲切。
4)痛苦情绪
我们会频繁谈到沉思,其实沉思痛苦的情绪,没有多大帮助,书写描述更有帮助,向别人倾诉更有帮助。要不过总是想着被女朋友甩了多么的惨,我还没在快餐店找到新目标。
2.3:结论
情绪是无法改变的,重要的是要真实面对现实。认同痛苦的情绪,和美好的情绪一样都是人性的组成。
极其快乐的人和极其不快乐的人,区别不是在于一个会伤心、难过、焦虑或抑郁,而另一个不会,两类人都会。区别在于他们能够多么迅速,多么快速地从痛苦情绪中恢复过来。
很多同学可能读到过这首诗,听说过这首诗,它非常好地阐述了主动接受含义的基础,"主啊,请赐我安详,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物,请赐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东西,并赐我智慧去认识这两者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