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症”难收心?三招打败国庆节后的“周一”魔咒

2022年10月08日20:58:39 心理 1227

“如果你觉得刚过去的七天过得很快,那么你可能很快就会发现未来的七天将会过得很慢,因为这一周很特殊,有三天都是周一,今天是周一,明天是周一,后天还是周一。”

这就是节后综合症带给我们的“特别”感觉,过完国庆节后的一周里,原来竟可以有三天是周一!

而今天是打工人节后营业的第一天,也是大家忘记定闹钟、自我麻痹、大脑怠机、没精打采、只想摸鱼的一天。(同样的日子,还有未来七天)


“节后综合症”难收心?三招打败国庆节后的“周一”魔咒 - 天天要闻


01 节后综合征是典型的心理疾病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心理-生理的表现。

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从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学习,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突然失去对象物,则会感到不适应。

这种感觉在基层民警、领导、负责文字材料的文员这类职位人群中尤为更甚。


02 是病?得治

节后综合征根据个人心理调节能力不同,对应的表现症状也不一致,主要有睡眠紊乱、不想上班、神经性厌食等现象。

对于心理调节能力强的,可能第一天上班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会有些许低;而心理稍微脆弱的,可能会出现节后抑郁、节后亚健康状态诸如浑身无力、嗜睡等生理问题。

所以,既然是病,咱就得治。以下三招学会,节后综合征不攻自破。

第一招 规律生活型

节后上班期间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定时饮食、工作、运动、放松和睡眠,完整的日常生活活动,让自身得到充分的活跃,从而帮助快速适应并建立学习工作模式。

第二招 调整心态型

抽出一段完整的时间,和朋友聊聊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参加容易让人兴奋的节后聚会等活动(疫情当下,大家各自在家更好),良好的情绪能有效引导自身破除节后各症状。

第三招 自我催眠型

(对心理心态要求较高,可能会有反作用效果、慎用)

不想上班的时候多想想上班的好处,比如带薪摸鱼、带薪发呆、上班可以帮自己交社保、不用忍受家长催婚、父母唠叨、减少自己家里的水电费消耗、多动脑多做事预防老年痴呆、和同事聊八卦等等等等。


关于想了解心理健康的小伙伴们,大家可以踊跃私信小编,由985高校老师编制的《心理健康指导师》课程帮助你快速了解自我心理状态,治愈心理亚健康~,小伙伴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看课程,每天抽出半小时在平台上在线学习,通过考试合格可拿证哦!

“心理学专业领域业余小编,从社会现象出发对个体进行浅层次剖析,带你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说不定哪天就能为你所用了呢。”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