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2022年09月15日03:26:18 心理 1283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什么是暧昧?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超越了友情,但又没办法成为恋人。

因此,有人将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用8个字概括:“友情之上,恋人未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两个人之所以选择暧昧,是因为他们心中的不确定性更多。

潜意识里认为,跟对方不会有好结果,也不太可能成为情侣。

但是,彼此又不愿意放弃这种暧昧的状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那些习惯暧昧的人,到底是哪些心理?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01

暧昧是两个人感情的转折点

不同的人,跟对方暧昧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比如:

有些人暧昧,是一场试探。

试探对方的底线,试探对方心中的想法,试探自己能跟对方发展到什么程度。

只不过这样的暧昧,更多是激情存在;两个人在博弈,都想抓住主动权,想要让对方的潜意识里服从自己。

于是,他们默契地维持这样的暧昧,假装亲密。

之所以选择暧昧,是他们对这段感情不确定。

“我不确定能不能跟他在一起,也不确定他心中是否有我,所以我只能先试探他的心意。”

另一种暧昧,是等待。

等待确定恋爱关系的前兆。

情侣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总要经历这样的暧昧阶段,只不过这个阶段比较短暂。

每天聊天,跟对方嘘寒问暖,送对方礼物,邀请对方约会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比较暧昧的行为。

而暧昧也是走向恋爱关系的过度。

只不过大家要分清,你与对方的感情仅仅是暧昧,还是有机会更进一步。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02

抗拒恋爱,但又需要情感寄托

有这样一类人:

他们内心深处,十分抵触恋爱。

一旦被别人表白,他就立马失去了继续跟对方相处下去的欲望。

他们更喜欢两个人之间若即若离,朦胧之间的美感。

这样的感觉,让他心中始终存在“小鹿乱撞”的感觉。

换句话说:

他们并不需要恋爱,更需要情绪的价值,情感的寄托。

什么是情绪价值?

一个人情绪中缺少什么,他就越想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比如:

你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暴躁、愤怒,那么你的潜意识里,就很渴望找到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相处。

什么是情感寄托?

孤独,寂寞,无聊等,这些情感我们都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发泄出去。

而这时,与他暧昧的人,就是他最好的情感寄托者。

所以他们需要在一个个异性之间游走,不断维系着暧昧的关系。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03

未完成情感的依恋模式

最常见的现象是:

一对情侣恋爱多年,但到了谈婚论嫁这一步,两个人却过不下去了。

什么原因?

并不是不爱,而是父母不同意。

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还是没办法走下去,也没办法结婚。

可是两个人又无法割舍多年的爱与陪伴。

于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暧昧。

那些跟前任保持密切联络,剪不断理还乱的人,就是这样的暧昧模式。

分手后无法割舍这段爱情,就是“未完成的情感”。

心理学上称之为“蔡格尼克效应”。

人们对于未完成的事情,与已经完成的事情比起来,记忆更加深刻。

他们心中所想是:

“既然我们无法做夫妻,那就做一辈子的知心朋友。”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

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异性友谊关系。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04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更容易暧昧

自我价值观低的人,他们习惯否认自己,认为自己是不被爱,不被理解的。

在亲密关系里表现为:

他不敢太过主动,不愿意轻易表明自己的心意。

于是,他常常陷入被动中,这源于他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感情中遇到的纠纷以及麻烦。

举个例子:

当暧昧的人对他关心,嘘寒问暖,他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暧昧的人对他冷漠,敷衍,他又认为自己太糟糕,做错了事情。

他们就是如此矛盾,情绪就像过山车,敏感多疑,总是多想。

这样的人,离不开暧昧,但又处理不好暧昧的关系。

任何的暧昧关系,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如果你们之间的暧昧,不是为了接下来的恋爱或婚姻做铺垫,那这样的暧昧毫无意义。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暧昧”的感情? - 天天要闻

今日话题:

你理解“暧昧”的感情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