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给出不同答案

2022年07月01日16:40:12 心理 1153

你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给出不同答案 - 天天要闻

只是问......

一般来说,在浪漫的意义上,同时爱两个人的想法是古怪的。

毕竟,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先伤害你爱的人,你就不能爱一个新人——毕竟这肯定需要情感上的欺骗——你怎么可能对你爱的人这样做?

但是一次又一次,人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困境,被困在两个恋人之间,对他们俩都怀有真挚的感情。

那么,什么给了?这是否意味着你并不真正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还是真的可以一次爱多个人?

心理学家怎么说?

简短的回答是肯定的,在心理层面上,你一次可以爱多个人。

毕竟,爱只不过是一种化学反应——一种“神经化学兴奋”——而这些反应不受社会限制或期望的约束。

“当我们坠入爱河时,会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例如多巴胺催产素,这些化学物质与愉悦、温暖和兴奋的感觉有关,”咨询心理学家兼切尔西心理学诊所的联合创始人埃琳娜·图罗尼博士解释说。

'几乎发生了化学爆炸; 他们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和对另一个人的渴望,以及(可能)对性亲密的渴望。

社会学家怎么说?

根据埃琳娜的说法,如果我们的需求得到完全满足,我们很少有空间爱上另一个人。

“当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往往会为另一种浪漫依恋的发展创造心理空间,”她说。

但是假设你会从一个人那里得到你所有的需求是现实的吗?在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您会期望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摆脱这种信念是健康的),但是人类是天生一夫一妻制还是后天一夫一妻制的问题完全有待商榷。

你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给出不同答案 - 天天要闻

一夫一妻制是一种社会建构吗?

Eli Sheff 博士是一位社会学家,也是少数全球一夫多妻制学术专家之一,我们知道一夫一妻制是一种社会结构。

她说,“一夫一妻制曾经意味着你一生中只有一个伴侣。”

“你以处女的身份结婚,如果你的配偶在你之前死去,你的余生都将独身,尤其是如果你是女性。

“这不再是人们所说的一夫一妻制了——现在,这意味着一次和一个人在一起……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寿命要长得多。”

我们对一夫一妻制的定义随着我们不断变化的社会而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它更有可能是一种社会结构,而不是人类固有的品质——对于多角恋的人来说,一次爱一个人以上当然是可能的。

同时爱两个人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它就像一根延长线,但插座提供的不是电力,而是爱,”伊莱说。

“有些人只有一个插头,但已经满负荷,有些人有两个或三个,当它们同时充满时,它们就完全饱和了,还有一些人的插头插座数量不受限制。”

她补充说,对于那些处于非一夫一妻制关系中的人来说,爱多人就像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一样。

“你可以爱你的孩子,生下另一个孩子,但仍然爱第一个孩子。

“也许你爱那些孩子的方式不同——其中一个超级可爱和需要帮助,另一个非常独立,只想要你的车钥匙——你和他们的关系不同,但你对任何一个的爱都不会少。

这是目前处于非一夫一妻制关系中的波比的回应。

“我认为你无法量化你爱一个人的程度或爱他们的程度,”她说。

“就像你一个接一个地追求一夫一妻制的关系一样,每个人的感觉都会有所不同。

“这不是或多或少的爱,而是独特的爱。”

你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分别给出不同答案 - 天天要闻

爱一个以上的伴侣类似于爱一个以上的孩子

他的观点让我们回到了埃琳娜关于需求的评论:对于处于多角恋关系中的许多人来说,能够从不同的伴侣那里得到不同的东西是一个好处。

25岁的Elise在她年轻的时候有一段公开的恋情,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她的伴侣中只有一个知道另一个。

她告诉Metro,“我爱他们两个的原因非常不同。”

“他们每个人都展现了我不同的一面,但我知道我也不够爱他们,不能和他们中的一个在一起。”

至于如果你愿意伤害一个人,你是否真的可以爱他,Eli说,伤害我们爱的人是一个“古老的人类传统”。

结论:你能同时爱上两个人吗?

虽然这显然是可能的,但同时爱两个人仍然是相当禁忌的——更重要的是考虑你如何对这些感觉采取行动。

在情感上或身体上作弊是一回事,而试图开始一段双方同意的开放关系则是另一回事。

正如 Elise 所说:“我希望我做的一件事有所不同,那就是积极选择对非一夫一妻制感兴趣的伴侣,因为引起情绪不适的可能性较小。”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