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园 | 科学干预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

2021年08月17日22:19:02 心理 1264

康健园 | 科学干预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 - 天天要闻

患者得知确诊肿瘤的那刻起,压力、焦虑便随之而生。害怕就医和治疗,经常失眠、多梦,有时还会不自觉地脑补各种坏消息……这些负面情绪给患者和家庭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出现负性情绪不应该躲躲闪闪,惧怕就医,应该积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得到专业的医学干预。

失眠与肿瘤互为因果。长期的失眠可能诱导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确诊和治疗有时对患者又是很大的打击,促使了失眠的出现与加重。有些人可能是一过性的失眠,很快就会好转,也有些人不是“熬一熬”就能过去的,需要积极自我调整或者寻找专业人员的帮助。

总之,出现负性情绪不应该躲躲闪闪,惧怕就医,应该积极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得到专业的医学干预。

一、就诊与评估

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精神科都可以就诊。近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开设了心理医学科,挂号就诊非常方便。

医生面诊需要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进行专业的“精神检查”,询问病史,了解个人成长经历、家族遗传史等,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因此建议患者本人来诊,而不是家属代咨询。就诊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心理量表进行测评,用来辅助诊断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二、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诊断及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中重度的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会处方相应的抗焦虑、抗抑郁、催眠类等药物。

可能有些患者对服用精神科药品特别的排斥,害怕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依赖问题等,但是必要的药物干预对患者的总体康复更为重要,医生会帮助患者选择适合他们的药物,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因此患者朋友不必太过紧张。

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对于轻到中度心理问题的患者可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目前的治疗形式有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实际问题需求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的专长进行匹配,进行个性化的方案制定。

四、心理康复治疗

通过生物反馈仪、脑反射治疗仪、微电流电刺激仪等,给予患者呼吸训练、身体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体内神经递质、脑电活动水平等,达到生理心理松弛,改善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对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医学干预,需要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治疗师、护士、社会工作者、肿瘤专业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患者的生存、治疗、康复及自尊等问题,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正视疾病,保持对肿瘤所致考验和挑战的智慧,明白生活所赋予他们和他们所爱的人的意义、价值和乐趣。

冯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