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2021年08月04日23:12:11 心理 1844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自卑感而发展起来的。


自卑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

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为谋求命运改变而努力。


自卑感,是个人进步的动力之源。

人类的行为,皆是出自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身潜在阴影与缺陷,打破自卑枷锁,化自卑为动力,才能正确对待人生并超越自我。



(一)



《自卑与超越》于1932年出版发行,畅销80多年,经过岁月沉淀而愈显光彩。


作者阿德勒是公认的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他还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精神分析学派三大巨擘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阿德勒“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成为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不完美哲学、生活之道、人性思悟,深入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故事,照出真实的人性。


《自卑与超越》行文浅白、轻松朴实,生动地描写了自卑的种种表现影响和克服方法,并将其转变为超越自我和实现目标的动力,对普通人而言可读性很强。


伟大的思想来源于生活,又引领生活。


让我们跟随阿德勒思想智慧的脉络,重新认识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与自卑共存共荣,汲取不完美的力量。



(二)



“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

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难磨炼的话,就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基本都属于三类:职业问题、社交问题和两性问题。


如果一个人爱情不如意、工作不顺心、生活没朋友,他就会觉得活着很痛苦,充满挫败感,进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反之,如果一个人爱情甜蜜蜜、事业小有成、生活美滋滋,在他眼中活着充实而快乐,他就会有更多精力关注他人、奉献社会。


由此,阿德勒提出来他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是基于结果而非动机作出的判断。



(三)



一些人会说:我童年受了那么多苦,你没有经历过,没资格谈论我。


阿德勒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经历属于外在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我们对人生经历的解读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内在因素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行为也将停滞不前。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有的人先天缺陷,如果缺乏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在别人的“另眼相看”下过度关注自我,形成无形的自我压力,甚至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禁锢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是由身体缺陷的人创造的,如贝多芬、霍金等等。


有的从小被溺爱,他们被宠溺的不劳而获且随心所欲,形成了“只会索取,不问付出”的习惯。



一旦他们脱离父母,不再成为众人的焦点时,便会无所适从,甚至变得叛道忤逆、谄媚恶毒、报复社会。

比如马里兰大学女留学生惊人“谄美”毕业演讲。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有的饱受冷落或虐待,幼时的悲惨遭遇,让这些人不容易相信温暖与合作,他们更容易高估困难、更容易感受社会冷漠。


自幼缺少关爱呵护,让这些人缺少与人相处的信任感,以及与人交往的兴趣。


先天缺陷、过度溺爱和饱受冷落——这三种情境最容易让人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


他们需要别人帮忙来校正应对问题的方法,寻找更好的人生意义。


或许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实际上,并非本性难移,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阿德勒指出,对于他们要尽早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承担责任,引导他们乐于付出。


一个人只有明白人生意义在于奉献,才会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更接近成功。



(四)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迥异,具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并不一定表现得顺从、安静、乖巧、稳重。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


当我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卑感就会以愤怒、歉意、无助、伤心等形式表现出来。


最极端的行为,甚至通过自杀来逃避退缩,把责任外推。


如果我们沉醉于自我安慰的虚假优越感,就无法改变现状,自卑感的压力反而与日俱增。


反之,如果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改变现状、追求超越,就能慢慢缓解自卑感的压力。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类的自卑感是正常现象,是促使我们改变不利处境、不断追求超越的奋斗诱因


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本能,它是我们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源泉。

人生如此短暂,身体如此脆弱,我们每个人都不具备完全主宰周围一切的绝对优越感。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奋斗,来追求优越感;

但是,我们只有通过合作,奋斗才有希望、有价值。


如果我们把追求优越感与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利用各自的特长进行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就会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实现更高的人生意义。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五)



阿德勒开创的个体心理学脱胎于精神分析学,但又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精神分析学的不足。


《自卑与超越》与阿德勒的其他著作不同,这本书更侧重于观点的论述,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它以丰富的事例、缜密的分析,剖析了人性自卑情结的复杂诱因。比如:


关于早期记忆:它像影子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自身缺点和痛苦经历。


关于梦境:梦是现实问题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桥梁,只有在我们无计可施、压力重重时,我们才会做梦,梦的任务就是应付难题,并提供解决办法。

《自卑与超越》:不自信的人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 - 天天要闻


关于原生家庭:母亲的不称职、父亲的过于严厉、对二胎的偏爱、父亲或母亲的过于强势……家庭环境中的对抗和不和谐因素,将伴随和影响孩子一生。


关于学校: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犯的错误是否会持续下去,关键取决于人类未来的监护人——教师,他们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关于爱情和婚姻:这不是人类为了繁衍后代的本能冲动,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不配拥有爱情和婚姻;只有彼此关心对方胜过自己,爱情和婚姻才会美满幸福。



过去经历的意义不是束缚,而是我们如何赋予其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是自卑孤立,而是跌倒后我们怎样真正站起来。


答案,就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之中。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