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医生大家想到的就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这样的字眼,确实医生这个职位担任着很大的重担,治病救人、接生新生命。不过医生的待遇确实也是很好的,很多学生在报考的时候都会考虑医生的专业,但是真的要学好医却也是很难的。
每年到了报考的时候,教师、医生这样的专业都是学生们的首选专业,不过在学医里却流传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样恐怖言论,这样的言论一出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医生的行业前景好待遇高,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言论呢?
医生职业是很好,但是登顶之路却很难,只有学医的人才真的懂!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言论,主要是因为学医的这条路不好走,看着医院里的医生们光鲜亮丽,但是在真正成为医生的时候要付出的努力确实其他专业没有办法比的。
尤其是医学和法律可是并称的最难学的两大专业,想要在这两分职业里有出头之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钻研专业知识。当进入到医生的大门开始,医学生的苦日子也就开始了,刚一进校门就收到了学校对学生们的“深深祝福”——《蓝色生死恋》。
乍一听还以为是什么狗血电视剧,其实是医学生的专业书,其他专业的学生领书都是一个宿舍的书放在一个箱子里就可以拉回去了,但是医学生们是人手以皮箱的书,据说一位本科五年的医学生的书垒起来就可以顶上天花板,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众所周知,医学生和普通专业的本科生的学制是不一样的,正常的学制是4年的,而医学生的学制却是5年的,而且是最少是五年,要是直博就要是8年,甚至10年。还有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考博,那战线可以说是拉的更长了。
而大家也都知道,医学专业的人找工作也一样是要自己找门路,而他们要等10年以后才能开始变现,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很多人就会说那就不读硕博早点找一家医院工作不就好了,其实医学生也想这样做,但这个圈子里一直都有一个“传言”:你如果不是硕士学位的医学生想要到好工作根本就是不大可能的。
看完大医院前辈们的学历,被他们给“卷”哭了,不给医学生留活路!
那这个传言是真的吗,很多人还是对这个说法有质疑的,为此就有人对医院工作人员展开了调查,用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答案。同济医院作为每个医学生向往的医院,就被选出来作为代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医院里青年医师们的学历高度。
首先出场的是来自血液内科的一位女医生,她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硕博期间就连续读了5年,也就是说本硕博加起来,这位医生在上学期间就已经深耕了至少10年的时间。明明看起来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可是一出口的教育履历真实的告诉我们,普通的只是我们自己。
第二位是刚刚出场的医生的校友,同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不同的是她隶属于风湿免疫内科,也同样是本硕博连读10年。看上去就很年轻,一看就是一位精英,但是通过她那“高人一等的”发际线不难看出付出的辛苦也是很多的。
下面的这位女医生先是本硕连读了7年完成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同济医学院,然后完成的博士学位,这位医生表示上不仅上学的时候要努力学习,进入工作之后也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更多了。
其实也是正常的,不管什么专业进入社会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笔者看来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要一直学习不断进步,病人生病不可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病例生病,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所以即使出了校门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学生在报考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医学专业路途艰辛,自己是否能够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通过以上的医生教育简历来看,他们之所以本硕博连读,不光光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获得三甲医院的认可,更是为了提升自己自身的含金量。
毕竟医生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这是一个时刻生命挂钩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很多病人的生死,所以在选择医学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不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那么可能会在进入岗位的时候造成很严重的事故。
想要学医的人首先就要有足够的耐力,想要在这一行业里“脱颖而出”,就必须要经历多年的艰苦学习,除了本科学历外硕博是必经之路,除了医院对于学历要求的严苛之外,本身学历也会让他们受到知识的局限,无法更好的解决病人问题。
其次就是要有吃苦的决心,虽然医生可以说是一份非常稳定且光鲜亮丽的职业,但是工作上的压力是很大的,不但要经常加班,还要接受随时被召回医院的情况,如果不能够有吃苦的决心,那么在这一行业里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前进。
最重要的还是要真心热爱这个行业,其实不管是选择什么专业,如果不够热爱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都是没有办法全身心的投入,尤其医生的行业关乎生死,更要是真的热爱才去选择。
笔者寄语:医生的行业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份稳定、高薪的职业,但其实背后的付出是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工作的压力、随时随地的待命,还要每天都面对那么多的生老病死,真的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每一位医生都值得我们的尊敬。而每位学子在选择医学专业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真的热爱并且能够担得起重压才选择医学的专业。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