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友:打造出“蚁力神”,60岁还在监狱服刑,2033年才出狱

年轻一代,大都不知道王奉友是谁了。

不过,若说起蚁力神,

再配上赵本山那句“谁用谁知道”的广告语,

就会勾起不少人的陈年旧事。

2009年以前,媒体对王奉友的报道,

要么是“放飞梦想”的人,要么是“蚂蚁变大象的魔法”。

2009年之后,这个所谓撼动大象的“蚁王”,突然变成了阶下囚。

至于当年诸多跟随在其身后做发财梦的人,想来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如今回头再去看,你会发现,王奉友的骗局也好,赌局也罢,

赚得无非就是信息差的利润,只是雪球到最后越滚越大,欲壑难填。

随着资金链的骤然断裂,王奉友的蚂蚁帝国一夜间分崩离析。

他后悔过吗?估计没有。

出生于辽宁抚顺的王奉友,

从小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性格。

想当年成立天玺集团后,

媒体上对王奉友的吹捧,和对其他成功人士的吹捧没什么区别。

首先,就是营造出一段“朕本淮右布衣”的过去。

1962年,王奉友出生于抚顺清原县

出身农村,王奉友的家境确实贫寒。

王奉友是家里的老三。

多年以后,已是成功人士的他,

童年时期,被外界称为是“勤奋刻苦、求学上进、为人含蓄谦逊、处事豪爽豁达”。

但了解王奉友底细的人都知道,

他家穷的,上小学和初中时,根本没机会坐在教室安静上课。

大多数时候,王奉友经常逃课上山去砍柴。

上了初中后,磨豆腐更是成了王奉友每天的功课。

所以,他虽说是初中毕业,但实际上在学校基本没学到过什么。

早早踏入社会后,王奉友便开了一间豆腐作坊,整日靠着卖豆腐为生。

这期间,随着农村开始包产到户。

卖豆腐之余,王奉友还兼种土豆和水稻。

假如他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凭王奉友当时在家里的折腾劲儿,至少能成为村里的拔尖户。

八十年代早期,王奉友先是瞅准了“撑木”生意。

抚顺是煤都,当时的大小煤矿不计其数。

彼时矿井下用的撑梁结构,还是以木材为主。

王奉友观察一段时日,觉得这是一个生意门路。

他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希望通过人工造林再卖木材的方式获利。

无奈东北天寒地冻,树木生长周期长。

等到树种下再算算时间,发现连本金都回不来。

就这样,王奉友的第一次创业惨淡收场。

但经过这次折腾,他已经不甘心回去继续做豆腐了。

26岁,王奉友离开了家乡。

他先是在盖县种过山楂树,去营口开过雪糕厂。

虽然多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

但平心而论,这个没什么学识的农村人,确实有一股拼劲儿。

一直到30岁前后,王奉友还是没闯出什么名堂。

后来成功后,王奉友说,那段日子,他在大连做屠宰生意。

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大连菜市场上,卖猪肉的小贩而已。

这样的日子,和在家里卖豆腐有什么区别呢?

就连王奉友也不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于是在32岁那年,也有传言说是33岁,

王奉友离开了土生土长的东北,南下广州。

这次远行,意味着蜕变。

来到广州之后,王奉友做起了出租车生意。

他经管着15辆出租车,大小也是个车老板了。

不过摊子小,作为老板的王奉友,日常也会亲自出车。

那时候经常出车到半夜。

虽然也很辛苦,但相比于卖豆腐卖肉,车行生意来钱还是很快的。

三十多岁的王奉友,就这样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假如王奉友继续在出租车这一行业里继续深耕,

没准在后来,也能成为某网约车公司的老总。

不过,彼时的王奉友却没这么想。

九十年代中期,经过几年的打拼后,

王奉友感觉自己的车行遭遇了上升的瓶颈。

此时他,钱有了,见识也有了。

快要40岁的时候,王奉友猛然意识到,

广东这边,各种生意经多如牛毛,各类信息也很丰富。

而老家东北呢,还非常的闭塞。

要是把这些东西带回去,那不就是钱嘛。

王奉友那时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无本万利的致富捷径。

把广东的致富经验贩卖到东北,就是可观的财富啊。

就这样,37岁那年,王奉友再次折腾。

他卖掉了出租车公司,返回东北创业。

在沈阳长白乡,王奉友成立了一家名为鼎鑫科技的公司。

主要是提供技术项目服务。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南方的一些烂大街的生意经,

卖给周围的村民,公司从中收取费用。

说白了,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商业类的资讯流通也不发达,

王奉友赚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但在运营了一段时间后,王奉友察觉到,自己似乎又打错了算盘。

原来,公司不仅仅只提供一些信息,

相关的技术服务多数时候也得跟进。

如此一来,投入的成本就大了。

再者,当时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保守,

公司的业务发展非常缓慢。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奉友再次想到了转变。

彼时正值九十年代末,类似三株口服液这样的保健品异常火爆。

而在沈阳当地,一家以蚕蛾为原料的保健品,效益也不错。

王奉友心想,要是依托保健品作为实业,没准可以让公司发展壮大。

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蚂蚁。

当年在广州经营车行,王奉友认识了一位香港的商人。

随后他找到这位商人,合资成立了长港蚁宝酒业。

新成立的公司,专门生产蚂蚁酒

起初,蚂蚁酒和后来的一系列蚁力神产品,还没有什么瓜葛。

至于后来的转型,相关的传闻有很多。

普遍的说法是,王奉友后来认识了一位老中医。

老中医给了他一些强身健体的方子。

在这个基础上,后来便开发了诸如蚁力神胶囊等一系列产品。

到最后,蚁力神产品,和最早的长港蚂蚁酒,已经完全是两码事了。

对于老中医的说法,王奉友当然是持否定态度的。

自始至终,他都说产品是自己公司研发的。

尤其是在后来赚钱后,各路媒体上的报道,更是把蚁力神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

按理说,纵然是卖保健品把功效吹的有些过头,本身也不算啥。

毕竟在九十年代末,那是一系列保健品销售的正常套路。

然而,王奉友的公司,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却完完全全的跑偏了。

刚开始创立蚁力神品牌的时候,无论是资金还是原料,都非常紧缺。

脑子活泛的王奉友,很快就另辟蹊径,找到了别样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蚂蚁原料供应问题,王奉友采取了“租养”和“代养”的模式。

所谓“租养”,也就是蚁力神案发后,被外界广为所知的“委托养殖”。

它的模式是,将养殖承包给个体户,公司定期回收蚂蚁。

过程中,养殖户先期支付公司一定比例的本金。

等到产品回收,本金返还,养殖户还能得到比银行利息高出不少的劳务费。

而所谓的“代养”,则是养殖户出钱,但蚂蚁是由公司自己喂养,

到期后,返还养殖户本金,同时也分给养殖户一部分费用。

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哪种模式,

养殖户都是和王奉友的公司深度绑定,

而一个很大的前提,是养殖户先把本金交给王奉友的公司。

这样一来,王奉友手里就有了充足的资金。

而很多个人之所以愿意加入其中,就是因为王奉友承诺的高回报。

哪怕是光出钱的“代养”模式,最后的收益,也比银行的利息高。

而对王奉友本人来说,他也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快速融资。

究竟在这种模式开启后,王奉友拿到了多少资金,现在已无可考证。

但是,可以从他企业版图的迅速扩张,一窥究竟。

从蚁力神产品的推出,到后来被查处,

王奉友名下的公司,从原来的一个,扩张为七个。

除了本身的保健品销售,还涉及林业、文化广告、房地产等产业。

后来,王奉友又把鼎鑫科技,更名为天玺集团。

从公司的不断扩张中可以看出,

王奉友利用这种模式,吸纳的民间资金是海量的。

产品推出后,王奉友也极善于营销。

早年,他和马俊仁合作,再后来,王奉友又找到了赵本山。

赵本山那时的谐星身份和影响力空前,

不少大众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后,

都纷纷掏钱,加入到了王奉友的养殖模式中去了。

至此,王奉友的经营,可以说是彻底跑偏。

毕竟,无论吸纳多少资金,这都不算最后的盈利。

最根本的,还要看公司产品的销量。

如果销量好,有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这套系统还能勉强支撑。

销量不好,资金链的断裂,只是时间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王奉友承诺的模式,是以高回报为噱头的。

而不管是保健品销售,还是其他产业的利润,这都是有限的。

这意味着,在大量本金抱着盈利目的持续涌入的情况下,这资金链还是会断。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

当王奉友开启这套模式后,就意味着没有退路了。

而事情接下来的走向,也确实是如此。

还在2004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就向市场发出警告,

建议消费者不要服用天玺集团生产的蚁力神产品。

因为在该款产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还会对心脏构成影响。

如此一来,蚁力神的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巨大冲击。

不过此后一段时间,该产品并没有马上倒下。

外界推测,这得益于王奉友此前编织构建的庞大人脉利益网。

讽刺的是,2007年底,蚁力神倒下了。

这一年,王奉友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领袖之一。

之所以在质疑声中,还能继续扩展商业版图,

根本原因就是,凡是参与到这一模式中的人,

都不认为自己会成为最后倒霉的接盘者。

王奉友制定的养殖周期是14个月左右。

到期后,养殖户能拿到本金,还能拿到30%的收益。

所以,无论是王奉友,还是广大养殖户,到最后都是在赌。

王奉友在赌,资金链不会断裂,自己有时间做大企业,从而争取更多时间。

而广大的养殖户则在赌,自己投入期间,蚁力神不会出问题。

可是,这条资金链本身就不可持续,怎么会不断呢?

从2007年8月份开始,公司的收入和支出就逆转了。

当年的10月11日,原本是公司向养殖户承诺的返款日。

但是这一天,钱却没有到账。

又过了一个半月,天玺集团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2007年12月,王奉友给正式拘留。

该案在持续了一年多后,才正式开庭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那期间,

辽宁营口另一起以养蚂蚁为诱饵的非法集资诈骗案当事人汪振东

在2009年5月26日,被执行死刑。

而王奉友涉及的案件,主要罪名是合同诈骗,

当时外界普遍推测,如果涉及金额巨大,他可能会被判处无期。

最后的结果,也确实是如此。

就此,王奉友和他的蚂蚁帝国崩塌。

2014年2月,正在服刑的王奉友,

无期徒刑,减刑为有期徒刑十九年。

根据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信息显示,

减刑后,王奉友的刑期,将执行到2033年2月14日。

如果从他被捕之日算起的话,

截止到眼下,王奉友的铁窗生涯,已经持续15年了。

当年,王奉友吸纳的资金究竟有多少,

在彼时的案件审理中,并没有过详细的披露。

大概除了王奉友自己,详细的数额不会有其他人知道了。

当然,每一个在资金断裂时没有来得及收回本金的人,

都知道各自损失了多少钱。

遥想当年,外界吹捧王奉友,拥有蚂蚁变大象的魔法。

可实际上,通过融资再拆东墙补西墙这种模式,

都是被经济更发达的地区玩剩下的把戏。

利用信息差,王奉友贪心不足蛇吞象。

最终把他自己,连带着其他想赚取高回报的人,

都给撑死了。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