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规师考试网:《企业合规师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是谁制定的?

刑事合规制度对于预防、发现和制止企业违法行为、减少政府管理和司法调控的成本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企业犯罪行为规范体系的建立,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犯罪规范,必须克服观念上的苛责、企业发展的不足、犯罪理论上的缺陷。 在战略上,对市场主体的保护就是对公众的利益的保护。各国在制订和执行法律体系时,必须在经济利益与公众福利之间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也就是不能撼动经济之舟。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刑事诉讼并非检察机关对商业违法行为的最佳选择,它更多地关注于将处于犯罪边缘的公司拯救出来,并引导其对公司进行内部治理,提高其“免疫力”,防止再次犯罪。因此,企业犯罪的硬性惩罚原则应该是逐步缓和甚至是灵活的,这就要求人们对其的理解与支持。目前,除了大型国企,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如果将其归咎于西方国家,将巨额罚款归咎于企业,反而会适得其反。要完善我国的刑法法规体系,必须对企业的刑罚和改造措施进行优化。 一是设立了罚款和合规费。根据“二元模式”,公司和个人的不同,对公司罚款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以体现处罚的必要性。同时,对那些已执行了符合方案或承诺进行了整改的公司,给予了相应的罚款减免。同时,要结合犯罪危害、合规隐患、修复损害、企业资本等因素,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合规资金,以进行合规整改。二是增加禁止经营和禁止经营的措施。“一罚了之”对企业的改造是行不通的。在我国的刑法中增加禁止、禁止的条款,可以限制和限制那些在行业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公司的行为,如果再加上罚金刑、合规措施,或许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三是适当地拓展与接触的权利。在我国,私营企业对经营者的个人依赖性很强,在不起诉制度不能应用于自然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服刑企业主的会见通信范围、增加会见通信次数、灵活会见通信方式等予以救济,为服刑企业主参与合规整改提供便利,也是刑事合规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无论是刑事合规体系,还是整体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建设。我国人社部于2021年3月18日将“企业合规师”纳入我国《职业大典》,为合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专业化的队伍。 中企评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成立后,举办了企业合规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使“企业合规”一词在人群中掀起了莫大的轰动,从此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为企业合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国内首个《企业合规师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成为企业合规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的有力支撑。职业技术能力等级认定工作也要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组织开展。这一“标准”的颁布,让人们更加安心地报名参考。在第一届企业合规师考试圆满结束后,第二届企业合规师考试也在紧张的筹划当中,考试时间定于10月22日。距离考试还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希望感兴趣的同学抓紧时间报考,早日投入复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