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泡出有苦味的春寿眉,为什么?4个技巧教你泡对白茶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一提到春白茶,不少茶友都会心生憧憬,都希望自己能喝上那杯新鲜的茶汤。

喝春白茶,能感受茶叶带着春天气息的馥郁的芳香。

除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外,寿眉也是大家密切关注的对象。

寿眉香气怡人,价格平民,俘获了不少茶客的欢心。

寿眉又分为春寿眉和秋寿眉两种,春寿眉的口感较秋寿眉而言更为细腻。

春寿眉的茶汤鲜爽甘甜,柔中带嫩,润中有淳。

但还是有不少茶友会提出:“我泡的春寿眉为什么这么苦?”的疑问。

鲜爽是春寿眉的代名词,且春寿眉的香气怡人,泡出来的茶汤怎么会苦呢?

或许不是春寿眉苦,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冲泡春寿眉的方法的缘故。

《2》

茶水比例失衡会导致春寿眉茶汤苦涩。

一般而言,冲泡春寿眉时,都是选择110毫升的标准盖碗,投茶5克。

可这个简单的标准,却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有的人会觉得,110毫升这个数字没什么,差10毫升、20毫升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殊不知,差别就在这10毫升、20毫升当中。

假设你选择90毫升的盖碗泡春寿眉,投入5克的量。

注水量少,但投茶量却不减少,泡出来的茶汤肯定会较浓,较苦。

如果盖碗容量没有110毫升时,投茶量也要相应减少。

但不是随意减少,得按原本的茶水比例相应减少投茶量。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才不会苦,会有一股清甜的味道。

还有一些人,在泡春寿眉时,总不爱用克秤来称取茶叶数量,总是随手一抓。

随手抓的数量往往是不够精准的,这也是造成茶汤滋味不对的原因之一。

投茶少,茶汤滋味就没有那么醇和;投茶多,茶汤滋味又会偏苦涩。

想要泡出好喝不苦的春寿眉,掌握茶水比例很重要。

《3》

出汤太慢的话,也会导致寿眉滋味苦涩。

出汤太慢,会导致闷泡的情况出现。

对有些内质不足的白茶来说,闷泡时间长一些,滋味会更好。

因为闷泡久了,可以使内质释放得更多,茶味更足。

可对于优质白茶而言,闷泡时间一长,就会使茶汤滋味变差。

春寿眉的叶片宽大,营养丰富,与沸水一接触,它的内质释放得就会很迅速。

只有选择快出水的方式,才能防止苦涩物质过量来到茶汤当中,生出苦涩的味道。

这里也得提一提快出水,快出水时指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要将时间控制在7-8秒左右。

有的人在家,慢悠悠地注水、出汤,自以为达到了快出水的要求同时又保证了泡茶动作的优雅美观。

可这事实上并不是快出水,快出水的要求动作流畅并快速。

如果不能一下子掌握快出水的精髓,可以多加练习,熟能生巧,终会学会它的要领的。

不闷泡茶汤,是泡好春寿眉的关键步骤。

《4》

春寿眉茶味苦涩,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盖碗内的茶汤没有沥干。

我们冲泡寿眉时,讲究快出水的方式。

但还是有不少人有疑问:“我冲泡春寿眉时用的就是快出水的方式,为什么茶味还是会苦涩呢?”

要了解,快出水的出汤方式,只能倒出大部分茶汤。

很多时候,在已经将大部分茶汤倒出来后,大家就开始品尝了。

其实,此时的盖碗中,还会有些许茶汤。

我们要做的,就是二次将盖碗拿起来,仔细将盖碗内的茶汤沥干完毕后,再开始品尝。

前面也说了,春寿眉的叶片大,营养丰富。

若没有将盖碗内的茶汤沥干,那么就会造成闷泡的情况。

别看只剩几滴水,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往往就是这几滴水,会使下一冲茶汤的滋味变差、发苦发涩。

想要泡出鲜爽清甜的春寿眉,沥干茶汤这个步骤就不能省略。

《5》

茶叶品质的好坏也会影响春寿眉的口感。

产地、制作工艺,都有可能影响茶叶的品质。

茶友们买茶时为什么首选高山白茶?

高山白茶是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下生长的,较于平地白茶而言,芳香物质会更丰富。

特别是春寿眉,挨过严冬后,芳香物质积累得很丰富。

细细品味,会觉得它很细腻,顺滑,绵软,令人觉得温暖、舒服。

而平地白茶生长的环境比不上高山白茶,因而喝起来时,或许会有苦涩的感觉。

不止是产地,制作工艺也会影响茶叶品质。

白茶制作工艺朴素简单,过程却是极讲究的。

制茶工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只用用心加工出来的茶,正宗的味道才能得以保证。

买春寿眉时,要挑选品质好的那款,只有挑到了好品质的寿眉,才能体会到它的最佳风味。

《6》

春寿眉,是带有香气的,苦涩并不是它的代名词。

容易泡苦也并不是它的过错,而是冲泡方式不到位。

泡春寿眉其实是挺考验技巧的,技巧不到位,茶汤就不够鲜美了。

不过泡茶这种事急不得,得慢慢学习。

喝茶是追求细节的,把泡茶的每一个步骤落实到位,一定能泡出鲜美的茶汤。

喝茶,要挑对茶,泡对茶,才能喝对茶。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