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莱阳的是非之处,还是风水宝地?

莱阳南端濒临黄海,海岸长27.5公里,海域面积38.26平方公里,莱阳习称南海。南部是即墨的荆条山、白马岛,东部是海阳麻姑岛,北接莱阳的五龙河口,因形如“丁”字,故名丁字湾

丁字湾从400年前的明朝天启年间到今天,数次成为热点、焦点,既有大天灾、大暴动、大工程、大投入,又有成千上万人群聚集的大场面。


清代中晚期,胶东最繁华的港口

最早从明朝天启年间,丁字湾因海水深阔,风平浪静,能容巨舶,沿岸的羊郡镇金口镇(属即墨)曾先后设港口。


清代中晚期,金口港一度是胶东半岛最繁华的港口,有“三百六十家油坊,三百六十家店,三百六十眼水井涌甘泉,三百六十艘舢板卸大船”的繁荣景象,有“富领胶东,名扬闽浙”的美誉,积淀着丰富厚重的历史人文。


清末民初,由于数百年的泥沙淤积,金口港的航运条件变差。随着烟台青岛相继开埠,金口港逐渐衰落为普通渔村,丁字湾沿岸滩涂只能供沿海百姓捕捞鱼虾贝类和晒制海盐。


解放前,盐民暴动和武装袭警

丁字湾的盐业始于西汉时期。民国初期,盐滩面积达2600多亩,年产量1200吨,莱阳有盐民130多人。


1919年7月2日,嵯东乡300多盐贩,牵着牲口赴王家滩驮盐,盐警认为抢盐,开枪打死群众3人,击毙牲畜8头,并扣押群众20余人、牲畜30余头。7月5日,在羊郡集群众传送“转牌”,准备组织暴动,若干群众即刻响应,手持大刀、土枪、铁锨、大锨、镰刀、锄头、棍棒,齐奔盐务局,盐警闻讯逃走。暴动群众纵火焚烧羊郡村马建绪为盐所提供的租用房屋,并去金口焚毁了盐务局的房屋。7月9日,莱阳驻军营长范恩镕带军队前往镇压,暴动的群众被驱散。


1933年8月,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成立了以宫兼三、左武堂为首的武装游击队。游击队曾率领队员袭击羊郡盐务所,击毙盐警5人,活捉了盐务所长与盐警数名,缴获长短枪60余支。


莱阳史上,发生的最大海啸

1949年7月26~31日,全县遭台风、暴雨袭击,南部沿海发生莱阳历史上最大海啸。

房屋、树木及盐场遭受严重损失,被淹农田46.6万亩,造成粮食减产4~5成,倒塌房屋478间。

莱阳史上,历时最长的建设工程

从1972年到1987年15年间,沿海的羊郡镇和穴坊镇,先后多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围海造田、筑坝,尝试种稻、种苇和海水养殖。


①1972~1975年,羊郡公社投入劳力250万个,搬运土方35万立方米,总投资150万元,筑起了一条宽4米、高4米、长7公里的防潮大坝,围垦面积万亩。


②1976~1982年,羊郡公社先后建养虾池100个,总面积8000多亩。


③1985~1986年,羊郡镇再次动用民工,搬运土方96万立方米,扩建养殖池1200亩。1986年,穴坊镇组织全镇劳力,围海筑坝,修建养殖池1700亩。


莱阳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工程

1987年10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3万多人,开始南海滩涂开发大会战。

工程分四期,历时三年半时间,总投工366万个,总投资6200多万元,搬运土方400万立方米,石料30万立方米,麻袋200万个,草包600万个,水泥7000吨,木材2000立方米,钢材1000吨,围垦面积13272亩,建虾池10520亩。


1990年,开工建设了羊郡渔港,长100米,水深2米,面积3万平方米,可停靠50马力渔船30艘。


莱阳史上,投资最多的建设项目

2007年,南海开发再次提到重要日程,当年引进了中加合资烟台金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又一次拉开了南海大开发的序幕。


2010年,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莱阳南海新区发展的意见》,对规划建设给予政策支持。8月,获批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2010年12月,羊郡海滩吹填工程启动,总面积1667公顷,总投资7亿元,吹填沙土方7000万方。同期还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玉皇山滑雪场。


2011年,丁字湾海上新城建设列入山东省蓝色经济区规划。


2012年,建成了丁字湾跨海大桥,北起海阳辛安,南至即墨栲栳岛,投资5亿元

之后启动的恒大丁字湾世纪文化城建设项目,更是大动作,大手笔,大投入(这里不做详细解读)


莱阳仅有的这块海域,几百年来,几经折腾,算是莱阳单位面积投入最高的区域,回报却往往不成正比,具有招惹是非之嫌。


近几年,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跨海大桥、高速公路、铁路的相继建成,以及未来青岛地铁线的延伸、微型机场的兴建,爱恨交错的丁字湾,很快就会成为钟爱有加的风水宝地!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