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国的制裁之后,中国所需的芯片数量受到了影响。芯片与多个高科技行业息息相关,没了这个核心部件,很多商品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生产。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国只能自寻突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已经找到了希望,但在此时,海外又传来了嘲讽的声音,
芯片生产的基础工具制造了大家的焦虑
芯片的生产离不开光刻机,但是因为美国的制裁,中国没有办法购买荷兰的光刻机。直到中国研发出来五纳米的激光光刻技术,但是这个好消息被媒体误传,最终变成了不需要光刻机就可以进行生产。紧接着,借着人们的焦虑情绪又出现各种各样的混乱消息,就比如“95后大学生制造出光刻机”、“华为花了两年时间闭关造出光刻机”等等。
人们都很担心国家的科技未来,因此一丁点消息就会被放大,有一些消息根本是谣传,被放大之后会被一些人当成真相。追究这一现象的根源,主要还是焦虑情绪在作祟。而人们又为什么焦虑?自然是因为中国被美国卡脖子之后,发现了自身在生产芯片方面的不足。中国当前没有国产光刻机,以前一直依赖于进口,现在因为国际关系的影响,没有办法进行进口了,面前的一切相关工程也都被迫停止。面对这样的现状,媒体人希望科学家一天内取得突破,民众也抱有同样的焦虑心态。但是科技研究与创新需要的时间永远是漫长的,并且一直伴随着失败。
给中国全套图纸,我们也做不出来
回到2001年,微电子研究院院长正在做一场与集成电路有关的报告,分析我国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在未来的紧要性和必要性。当时主持会议的是国务院领导,听完报告受益匪浅,并且立马采取行动,这位领导随即提出,集成电路是电子产品的心脏,是未来的基础,我们必须要重视。紧接着攻克光刻机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到了第二年,光刻机列入我国重大攻关计划当中。在多方协调配合之下,成立了与此相关的公司,这个公司名字叫做上海微电子。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对这一方面也处于起步状态,有许多知识盲区。因此总经理就带着技术团队到各个国家访问,想和这些国家进行技术合作。这位总监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外国人中国想生产自己的光刻机。结果外国专家听到我们的说法之后,先是诧异的眼神,最后变成了鄙夷,甚至有一名高级专家表示,即便把全套图纸给中国,中国也做不出来光刻机。这句话伤害了我国的技术团队,同时也激起了技术团队的胜负欲。
即便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当初的核心团队依然记着这句话,核心团队负责人表示,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带着赌气的心理往前走。但是转念一想,虽然这句话全是鄙夷,但确实是我国当时的真实写照。光刻机并不容易生产,一台机器牵扯数万个零件,每个零件都有高精度和高技术的要求。与此同时,光线以及湿度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团队负责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就相当于用飞机进行刻字,并且刻出来的字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对于光刻机的研发,上海微电子投入了十几年的时间,最终用实力打脸西方,成功交付了第一台中国光刻机。也就是交付的那一瞬间,整个团队郁结十几年的一口气终于得到了疏散。他们终于打破了海外专家的预言,生产出来自于中国的光刻机。时至今日,上海微电子是光科技方面的优质厂商,生产的光刻机市场占比高达80%,全球占比高达40%。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光刻机分为两种,有后道和前道。前者用于芯片封装,后者用于芯片制造,荷兰的光刻机就属于后者。在这一方面,中国微电子并不突出,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光刻机的制造这么难?
其实光刻机之所以研制困难也是有历史因素的。受瓦森纳协议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进出口都遵循着N-2的原则,这个原则简单解释就是向中国出售落后两代的技术,最先进的技术并不会对中国开放。并且在审批的过程当中,这些国家多半会拖延时间,等到我们真正拿到技术的时候,估计已经落后三代以上了。作为一个科技行业,本身就有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就即便是晚半年都会落后别人一大截。就是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中国走上了被迫落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