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儿子约同学来家玩,晚上,我带他们去吃饭。吃饭时,得来点喝的。
点喝的时候,儿子说,我不喝碳酸饮料、也不要含糖的,我要尖叫或是脉动,运动饮料就行。另外两个小朋友也附议,我们也不要碳酸的,也不要含糖的。
我很好奇,问他们,为什么不要碳酸饮料,我记得你们之前很喜欢喝的。
他们说,因为对身体不健康呀。
我说,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他们说,我们是喜欢运动的人,运动的人都知道喝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不好,含糖的饮料也是。
小小年纪,能懂得这样的道理,也知道去照做,还是很令人钦佩。
假期里,适逢欧洲杯、奥运会,体育赛事一场接一场,儿子是体育迷,各种比赛看了个遍。
体育赛事看得多,认识的运动员就多,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故事,顺势就有了了解。
看电视的时候,有一场欧洲杯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儿子喜欢的球星C罗将面前的可乐挪走,举起矿泉水,提醒大家喝水更健康。健康的饮食,是C罗身体状况长期保持最佳状态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因此可乐是他绝不会触碰的饮料。这个视频,被儿子收入眼中。
奥运会上,苏炳添创造了亚洲田径新的记录,获得了“亚洲飞人”的称号,儿子对苏教授的事迹也很有兴趣,搜索了很多关于他的小故事,有时候,也会跟我们分享。
还有一次,吃早餐时,他和我聊起了全红婵跳水时精彩表现,言语中,满是激动与崇拜。我顺势跟他分享了一个关于全红婵的小故事。
全红婵有一次比赛完,回家休息。在家时,经常去小卖店买零食吃。原本有10天假期,只过了3天,教练就把她接回了训练学校。
儿子问,为什么呢?
我说,因为教练考虑到,她在家,不能严格做到控制饮食,会影响身体健康,影响训练效果,所以,提前把她接回去。
通过这些小故事,他了解到,一名运动员,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除了刻苦的练习,健康的饮食也是关键,这些观念种在了他的心里,无形中开始影响他。
人总是慕强的,希望学习优秀的人身上的品质、习惯、精神,孩子更是如此。
再加之,他自己喜欢运动,热爱篮球,整个暑假,哪里都没去,都是篮球伴他度过。
他从心里觉得自己也应该向那些优秀的运动员看齐,从饮食、运动上,逐步对自己有了要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当然,他不可能完全做到弃碳酸饮料,弃含糖饮料,毕竟他还是个10多岁的孩子,但他和小伙伴们已经有这个意识,就是好的开始。
孩子的成长中不是只有学习, 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