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不睡觉,是生不了三胎的



儿童节前后,新闻不断。昨天的热议大话题是“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今天的热议小话题是“大厂实习生晚上12点睡觉”。



这是一个有点莫名其妙的话题,因为,原本,每个人都有在12点以前睡觉的权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原本不该成为话题的奇怪话题,竟然让这位小姐姐“一夜成名”,除了说明在某些大厂,或者说,在很多机构里,“不睡觉”早已经被引导成为了某种“正确”,也说明,我们普通人对于这样的事,真是很麻木了。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已经被卷麻了”。



加班熬夜的“正确”,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很多以奋发工作、积极向上为主题的宣传中,大厂员工人人都有一张折叠床放在工位下面,遇到晚上加班不回家的时候,他们就睡在折叠床上,第二天早晨起来,似乎连洗漱都可以忽略,反正继续奋发工作就对了。


那样的情况蔚然成风,直到现在,更加蔚然成风。


以至于某个员工在12点之前睡觉,都足以引发以上的集体惊诧。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正确”,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的。


科学博主苦口婆心地科普睡眠的重要性:

“睡得好,才可能效率更高,判断更冷静,工作得更好。”

“睡不够,睡不好,对身心的伤害巨大,心血管疾病、中风、抑郁、焦虑都会随之而来。睡眠让免疫系统更高效,让体内的血糖代谢更平稳,让血压更低,让大脑可以清除代谢废物……”

“如果吃、睡、运动只能保一样,保睡眠。”


其实,这样的科学常识,谁不知道呢,但就是做不到呀,要加班呀。


能早睡的话,谁不想早点睡呢。


很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说法叫“断线权”,就是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有不回复各种工作信息的权利,包括不接电话、不回微信、不做深更半夜发来的工作……但时至今日,这个权利愈来愈活像是痴人说梦。想要“断线”?可以,你别工作了。


记得很多年前,有这样一个段子

“今天,看着老板开着崭新的宝马徐徐在大楼前停下,我不禁露出了艳羡的目光。老板似乎察觉了我的眼神,就对我说:只要你肯好好努力、发奋工作,到了明年这时候,我就能开上一辆更好的车啦!”


那时候,面对这样的命运,无奈年轻人还只有苦笑自嘲的份。


许多年过去,时代不同了,无奈的年轻人多了一项选择:躺平


于是段子成了这样:“只要我不努力,老板就永远过不上他想要的生活。”


哼。


有专家教授很是“正确”地批评年轻人“躺平”是不负责任,其实,如果专家能亲身尝试一下同样被贴过“正确“标签”的“换位思考”这件事,他也不一定能挨得下来。


不说别的,就拿这两天的“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个新政策来说吧,我们热情地鼓励这位专家每天不许在12点之前睡觉,然后,热情地鼓励他也来生个三胎,不知他能不能负责任地完成任务?


不睡觉,是生不了三胎的。


这个道理一点也不难理解。


所以不管大人儿童,不管是老板、教授还是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好好睡觉权”,或者说,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每天可以好好睡觉”的机会。


不管这机会是通过躺平,还是其他途径得来。


本期作者|报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