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叨
西安有位韦姓律师因今年315晚会的曝光起诉了康师傅老坛酸莱快速面的生产厂商。当时各路媒体纷纷报道,持肯定意见的居多。
同为律师,一叨对韦律师之举有不同的思考,忍不住叨一叨。
身为同行,一叨深知现在社会上对律师的观感并不那么好。一叨乘坐电梯,经常有人这样打招呼:哇,一叨,还是你们律师好,吃了原告吃被告。
原因何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总有那么一些律师做一些很不靠谱的事、一些引发争议的事、一些目的不那么单纯的事、一些为了吸引眼球的事。
比如前年武汉某梁姓律师因新冠疫情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美国政府、美国疾控中心、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军事体育理事会,要求赔偿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要求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赔礼道歉。
比如去年某夏姓律师四股投地磕头跪拜昆明某律师为师傅,拜师视频上传全网,让社会大众像吃了苍蝇一样不舒服,惹来不少轻视甚至蔑视的眼光。
比如去年上海某徐姓律师要在上海“两会”上递交提案,建议设置“结婚冷静期”。
你说这些律师所做的事,靠谱吗?目的单纯吗?没有争议吗?
也许这些律师会辩解说:“我的初心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好的。”那你能不能不做那些看起来不靠谱、看起来目的不单纯、看起来只为吸引眼球、看起来容易引发争议的事?否则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一叨以为,西安这位韦姓律师起诉康师傅快速面之举就有“瓜田李下”之嫌!
韦律师之举是不是给人强烈的“蹭热度、蹭热点”之感?社会上只要存在这种感觉,韦律师要不要去做这件事就值得好好掂量掂量。
韦律师之举是不是可能给人一种“目的不单纯”之感?身为律师去做这件事,其目的很容易引发争议,给人产生不良印象。
再说,康师傅老坛酸莱快速面被315晚会曝光了,已是一只“落水狗”。韦律师追打一只落水狗,在一只落水狗身上再踩上一脚,一叨看来,也不是什么好汉所为。
一叨想起了一件往事。
2004年9月16日,法律硕士郝劲松在列车用餐消费了100元,索要发票未果。郝硕士以不提供正式发票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由,把北京铁路局告上了法庭。
该案败诉后,同年12月7日,郝硕士又以在列车上购物后服务员不能提供正式发票为由,将北京铁路局石家庄铁路分局和太原铁路分局告上法庭。
因郝硕士的坚持,国家税务总局、铁道部2005年12月6日发布了《关于规范铁路客运餐车发票使用管理的通知》,并专门为铁路客运餐车印制了定额发票。郝硕士堪称以一己之力纠正了铁路部门的违法行为。
郝硕士的起诉和韦律师的起诉,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高孰低,看官心中自有一杆秤。
一叨很简单:喜欢郝硕士,不喜韦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