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随笔,随意聊聊。
1、疫情放开后,很多生命受到重击。
尤其是一些有严重基础病的老人,有死亡有恐慌。人总是信息偏差,就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的真相。
事实上殡仪馆在排队,一些老人阳了之后极度痛苦却无法找到床位,很多基层医疗人员带病上岗,一些累死累崩溃的事儿一直在发生,医院人满为患,社会人情和阶层差别又一次显现出来。
有个大V针对疫情政策做了调查访问,4/5的人支持继续放开,1/5的人希望回到之前封控的状态。说真的,这个1/5的概率挺出乎我的意料的,数量比我预想的偏大。
这些人不大可能是那些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础病的老人,因为老人不太可能参与网络投票。更多的是一些病了还不得不上岗的年轻人,老板不允许请假,带病还得在岗位上奋斗。
在公司破产和员工辛苦之间,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老板会咋选。带病值班让这些人感觉活的不如狗,却也不敢轻易辞职,再碰到家里老人生病无法及时安排治疗的闹心事儿,简直痛苦到抑郁。
2、关于疫情是中美生化战的舆论已经泛滥,也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认可。
其实相关的新闻不仅有美国在销毁痕迹,中国也有意识的在抹除,主要还是为了杜绝恐慌,更因为没有证据。就像北溪管道被炸,大家都觉得是美国干的,可是真相永远在拿着喇叭的人的手里,与真正的历史事实无关。
只是还有些人慌的不得了,因为传闻美国要释放更加厉害的病毒,所以很多人开始往山里躲,家人每天送个饭都跟战后支持游击战一样。
还有人开始研究各种攻略,以便将来藏匿起来也能一家人与世隔绝的安然生存,只是后来发现,这攻略挺费钱的。毕竟在城市生活,所有基础设施成本大家均摊,但是自家人自给自足就不一样了,电力时代,总归离不开要去城里采买基础生活用品,实在是费车费钱。
由这个例子可见,每个人对于疫情放开的恐慌程度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没阳也被吓出病来的,不要取笑他,毕竟人的认知和身体状况都不一样。这个时候,什么样奇葩的事儿都可能发生。连专家都无法断言病毒对人的后续影响及演化,我们一定是小心谨慎,尽量不阳的好。
尤其是一些朋友身体素质好,阳了之后刚康复就各种酒局KTV,这其实赌的成分有点大。
说句不好听的,即将到来的2023,注定是某些人最后的新年。
3、一个人处在一个时代背景下,很难逃脱时代赋予的命运安排。
我们这几代人,遇到了高屋价,遇到了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剩余价值要被榨取干净,很难逃离被屋价捆绑30年的命运,生不起孩子结不起婚,是这个时代普通人很难逃脱的苦。
就像我们祖辈那样,他们经历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大逃荒,饥饿等各种天灾,后来又迎来了改革开放,他们也经历过国企下岗潮以及社会经济的重建。这是他们那代人的苦,不得不经历的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难,任何人在时代大潮前都是被垫踩的碎石,一文不值。
4、时代让一个国家付出的成本,通常都是最普通的人承担了。
甲午年间,中日爆发战争,清政府战败,于次年4月份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国需向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最终这笔巨款还是落到了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农民身上。
因为挪用军费维修颐和园的慈禧太后不会出钱,家产千万的宰相不会出钱,大清的王公贵族不会出钱,大大小小的官员不会出钱,他们只会提高田税,甚至借机盘剥。而有钱有田的地主也不傻,他们会把要给朝廷增缴的税转移压到原本就吃饭困难,穿衣困难的底层佃户身上。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就提到那年他家遭遇的悲惨,地主趁着大年除夕夜,要求在租的地上加租,否则就要朱德一家退田搬家,他们一家哭着连夜分散,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一家人的生活极其悲惨。
朱德一家只是那个时代、那份不平等条约下无数贫困佃农的缩影,那个除夕夜,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啜泣度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人类社会的规则,都是那些“有余”的人制定的,通过各种规则维护其财富安全,为其资产创造更多财富铺平道路。
这也是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的本质原因。
时代的成本最终是每一个底层普通人承担。高屋价也是如此,城市化进程中,先是剪刀差剪掉底层农民的利益补贴工人,然后农村年轻大军涌入城市,掏光所有积蓄贡献给城市基础建设从而换取一张城市人的身份。所有时代进步的代价都是我们这些普通个体承担了。
5、“世界杯”教会我们,不断重复做一件事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如果你能找到一件事,一直专注做下去,认真付出几十年,你一定能成为高手中的高手。如果再加上点天赋的因子,那就是顶级的高手了,兑换成金钱价值只是瞬间的事儿。
重复练习,刻意练习可以使一个人对某件事产生肌肉记忆或者说是条件反射。如果你做的是一个有一定门槛的行业,且在做的时候经常思考,加以修正改进细节,那真的很难不成神。
就算是一个快递员,送货的时候多去记忆路线,记忆容易堵车的时间点和路段,他也能比绝大多数人做的好,挣得多,事情的正反馈就到来了。
6、很多人挣到钱都不是靠努力。
一些人挣钱容易,要么是本身有家族资源加持,比如说王思聪那号的。要么是早期点正踩对了行业,行业红利把他给拱起来了。要么就是纯粹的运气好,干啥事儿有贵人帮,好巧不巧的天时地利人和堆齐了。
总之只靠个人努力,白手拼搏起家的是没有的。别看那些大佬们自传忽悠,他们要么是有老丈人,要么是自己家就是红二代有企业啥的。
第一桶金是最难赚的,但是有了第一桶金,其他的钱都是被引来的,投资资产赚钱太容易了。靠时间体力脑力去换钱,太难,因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7、一个人有时候挣不到钱,主要就是因为缺少野心。
很多人缺少“我一年必然要挣够100万”的野心。不是说我也很想挣钱啊,只有心就能挣到,哪会那么容易?
其实这是你野心不够大,意志不够坚定,只有心劲够了,行动跟着起来了,才会实现。
光想不做,那不叫有野心,叫有欲望。
欲望谁都有,野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年挣够100万。
8、人的精力是极其有限的,大多数人却毫不在意的挥霍了。
人的精力其实非常稀缺,除却睡眠吃饭和放松,能够集中做一件事的精力很稀少。所以尽量不要浪费,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毫无意义的挥霍掉了。一是用在了不可改变的事情上面,二是浪费在不必要或不重要的人身上,三是浪费在反复纠结、自我内耗上面。
把有限的精力用来兑换健康的身体,有趣的爱好,去看更多风景,读更多书,兑换更多金钱资源或资产资源,生活会变得更加幸运而美好。
9、强者不仅会无意识的欺负弱者,抢占弱者的资源,还会吸引来更多资源。
慕强是人类天性,而强悍的身体,强大的头脑,不可征服的精神,是一个强者修炼的三个基本方向。这三者有其一是强悍的,这个人都会比普通人显得更自信。因为这类人会得到更多认可,更多主动送上门的资源。
强者还有一点,就是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
人生中有个“熵增定律”,就是比如说一个桌子,你不定期清理,它上面的东西一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这就是熵增。直到你搞的乱七八糟,找东西十分不方便,触目皆是凌乱,慢慢的目标就涣散了。
强者会定期清理,把桌子上杂物去除,只放最重要的,并一直坚持下去。
10、有个朋友,为了保持阅读习惯,给自己规定每晚睡前只读5分钟的书。没错,就只有5分钟,读不下去就不读了,读的下去每天都算是超额完成任务。最后他的阅读量排名反而是所认识人中最靠前的,这个习惯他足足坚持了10多年。
另一个朋友是每天让自己做一个俯卧撑,只有一个。一个做完后做不下去就不做,想要做下去就继续,之后没两年呢,这个朋友的肌肉线条就出来了。
开头行动很重要,任务制定上轻松可达成也很重要。
11、人们一般都能得偿所愿。
现代社会,对比过去小农经济时代,人们可选的生活方式还是丰富了不少。一般来说,人们都能得偿所愿。这里指的是,只要一个人真的想要一件东西,一般都能得到,前提是真的想要。
比如说一个人想要钱,其实他想要的是消费,是饮酒和美食,并不是真的追逐财富,如果他真的要财富,就不会挥霍钱,胡乱消费。
一个人买房之前一定知道自己要做30年房奴。可是看着周边人都买了房子,房子价格也在上涨,纸面财富看着倍有面子,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于是负债就负债吧,省吃俭用还月供,紧巴巴的过日子。实际上这人并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只是人人做房奴,他就跟着一起做而已。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没有什么生活目标和追逐的“灯塔”,都是随大流,懒得思考随意选择。比如说该结婚的年纪就去相亲结婚,该买房的年纪就凑钱做房奴,该生孩子了就积极要娃······其实,生活里哪有那么多“该”,都是大家都做了,他跟着一起凑热闹,最终却也都是“得偿所愿”。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