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2022年11月03日09:09:31 资讯 1654

2003年10月的一个深夜,汪兴刚刚下车,黑暗中突然窜出两个人,“砰砰”两声,汪兴倒地身亡。

经过两年多的艰难取证,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幕后主使竟是身价千亿的袁宝璟——汪兴的老板。

一个是亿万富翁,一个普通员工,究竟是什么样的矛盾,竟让袁宝璟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故事要从袁宝璟的发迹说起。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01

袁宝璟,1966年生于辽宁辽阳,自幼贫困,所以从小他就立志要考大学、要考到北京去,即便复读了两年,他也不改初衷,终于考进了中国政法大学

读大学时,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赚钱,所以他几乎没有娱乐时间。

一有空闲,他就给别人抄信,写信封,除此之外,他还给老师抄文章,可这些都是辛苦钱,靠这个永远不可能变富。

所以,攒够第一桶金后,他立即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给小商店送货。

虽然又小赚了一笔,可袁宝璟明白,这样踩三轮车并不能快速致富,那顶多叫“练摊”,根本无法改变命运。

所以,他一边踩三轮,一边挖空心思找到快速赚钱、快速致富的办法。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练摊(图文无关)

从小地方到了大北京,繁华的大都市打开了袁宝璟的眼界,他认定,只有留在北京才能赚到大钱。

可留下来又谈何容易,他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两条路:一是留校;二是娶一个北京媳妇。

可没钱、没背景,读大学的这几年,他一门心思赚钱,成绩一塌糊涂,留校无异于天方夜谭。

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很快,他相中了北京女孩宋海云,略施小计,迅速虏获了宋海云的芳心,毕业后两人顺利结婚,袁宝璟也因此得以留在北京。

袁宝璟也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更让人羡慕的是,袁宝璟还捧上了“金饭碗”。

他顺利进入金融系统工作,拿上了令人咂舌的高收入。

可是,仅仅三年,他就辞职了。

袁宝璟明白,工资收入虽然可观,但跟他所追求的“发达”还相去甚远,所以在积累了一些“本钱”之后,他辞职注册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拉开“赚大钱”的架势。

上大学的经历再加上三年金融工作的加持,袁宝璟瞄上了在当时根本没人重视的科技成果转化。

第一个项目就是“小黑麦”工程。他用筹集起来的20万买下“小黑麦”技术,开始当起了农民。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黑小麦

半年后,小黑麦就迎来丰收,这次有点像押宝的投资,竟然让他赚了200万。

然而,袁宝璟并不满足,他要更快、更多地赚钱。

他熟悉银行业务,很快成为玩资本、赚快钱的高手。

他以建昊的名义低价购买其他上市公司股权,经过重组,行情好转后卖出获利。

1994年,袁宝璟利用自己不算雄厚的资金,参股收购一些将要倒闭而在他看来又有前景的企业,用控股51%,与占股49%的股东签订“股权回购合同”,承诺数年内用原价买过来,一下就拥有了1000万估值企业的全部产权。

再将企业资产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贷到1000万后,再如法炮制收购下一家企业。

就这样,袁宝璟一口气收购了13家企业,账面资产高达37亿元,旗下企业和子公司达60多个,这让“建昊”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集团。此时的袁宝璟才28岁,人称“北京的李嘉诚”。

随着财富的迅速积累,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创办了一个“世界青年创业大赛”,国内只有他获得大奖。

“暴富”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了,此时的袁宝璟更加渴望名望。他耗资1000万,创立“建昊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寒学子。巨资助学,引起广泛好评,袁宝璟又顺利收获了名望。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奖学金(图文无关)

名利双收后,宋海云就不再是他所认为的“良配”了,1990年,袁宝璟与宋海云离婚。没过多久,就娶了第二任妻子,美丽、知性的舞蹈家卓玛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 袁宝璟的妻子卓玛

袁宝璟在30出头的年纪,名利双收、娇妻温柔,人人称羡。

也正是这样顺风顺水的发展为他的死埋下了导火线。

02

袁宝璟用短短十年走上了人生之巅,这让十年前与他一起赴京的“大哥”汪兴心里很不是滋味。

汪兴1958年生于辽宁辽阳,是个非常出色的警察,曾经破获上百起大案,被誉为“辽阳亨特”。

1985年,27岁的汪兴到北京培训,在火车上偶遇了去政法大学上学的袁宝璟。

袁宝璟看到穿着草绿色上装的汪兴,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还帮他安放行李,倒茶送水。

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袁宝璟觉得找到一个年长8岁的大哥,在北京也多个依靠。而汪兴也一有闲暇,就去政法大学看望这位小弟。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但是,袁宝璟的发迹速度,大大超出汪兴的预想。

从北京培训回来还在干老本行的汪兴,每次想到当年的毛头小伙,现在摇身变成了亿万富翁,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不禁打电话,向昔日的小弟讨教起赚钱的门路。袁宝璟很热情,邀请汪兴去北京面谈。

汪兴毅然辞职赴京,做起了发财梦——他要跟着袁宝璟炒股。但是,没有炒股经验的汪兴很快被割韭菜,手上的本金折进去一半。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这期间汪兴陆陆续续向袁宝璟借了几十万,结果都血本无归。他只好再次向袁宝璟求救,希望投到他的门下甘做小弟。

袁宝璟在电话里满口答应,但当汪兴兴致勃勃地来到他的办公室时,袁宝璟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话,一杆子把汪兴支到了深圳,到“南方建昊公司”任经理。

在汪兴心里,深圳怎么能跟北京相比?他心里很不平衡,觉得现在给袁宝璟当小弟的资格都没有了,失望之余,心中甚至升起了怨恨。

1996年,袁宝璟在快钱赚得顺风顺水的当口,却在股市上突然亏损了1个亿。

他认定是四川“期货枭雄”刘汉坑了他,他派人暗中干掉刘汉,没想到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差点连累自己坐牢。

这时,他想到了汪兴,汪兴满口答应,却也没能成功。

汪兴本以为自己跟袁宝璟之间有了这样的“秘密”,这一次袁宝璟能给自己安排个好差事,没想到袁宝璟又把他派到怀柔一家药厂担任副厂长,汪兴的预期再次落空。

接二连三的不被待见,让汪兴对袁宝璟的怨恨日益加深。他开始搜集袁宝璟的各种违法犯罪证据,以此为要挟想从袁宝璟处谋利。

从1998年开始,汪兴连续三年不断用电话威胁袁宝璟,恐吓也不断升级,多次用“大卡车撞你的小轿车”、“抓住你儿子”、“写信举报你”这样的方式,试图威逼袁宝璟出钱了事。

袁宝璟不胜其烦,这时才意识到,汪兴掌握了他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只刘汉这一条,就能毁了他。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袁宝璟受审

他赶忙找来二哥袁宝琦商量对策,二人决定出钱让两个堂兄弟袁宝森和袁宝福去做掉汪兴。

汪兴在与袁宝璟打心理战无效的情况下,举报了袁宝璟。

于是2003年10月,袁宝福向汪兴开了枪。

就这样,昔日的好兄弟因钱财、利益生恨,不死不休,袁宝璟的人生也跌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03

2003年11月底,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先后被抓。2004年9月,袁氏三兄弟被判死罪,袁宝福死缓

即将行刑前,袁宝璟依然在寻求“自救”。

他通过妻子和律师,想通过检举揭发保住性命,甚至写三页捐赠书,愿意捐出自己控股的印尼某油田40%的股份

按当时世界原油市场价格计算,袁宝璟所占股份价值超过2520亿元,而他自愿捐赠的部分价值495亿元。

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有人认为,袁宝璟毕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还把巨资捐献给国家,可以免死。

也有人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杀人偿命,再多的钱也不能越过法律。

金钱怎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最终,辽宁省高院顶住压力,维持了辽阳中院的原判,袁宝璟被执行了注射死。他也是我国被执行“注射死”的第一人。

穷小子袁宝璟:28岁赚37亿,花495亿“买命”,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袁宝璟等袁氏四兄弟受审

结语

袁宝璟短暂的一生似乎是为钱而奋斗的一生,为留京而结婚,为赚钱而赚钱,仿佛在他的眼中,人的一生只剩下对利益和钱财的追求。而当人只剩下钱财、利益时,人生的航向就发生了偏离。

事实上,除了钱财和利益,人生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的身体、富足的精神、遥远的梦想......

马克·吐温曾说:如果你懂得使用钱财,它就是一个很好的奴仆;如果不懂,那么钱财就变成主人。

我们应该做钱财的主人,而不能被钱财所奴役,否则,人永远只能生活在贪欲里,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手帐王羲之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