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总想着做加法,想要学的技能有很多,目标很多,想要兼顾家庭的事情的很多……
殊不知,其实做减法,才是帮助我高效率生活,减少焦虑的最佳办法!
1、减少计划目标数量
太多的目标只会分散你的注意、精力,在“意志力”本就有限的前提下,10件事情,每件事情分散1点注意力,结果就是每件事情都做的不好。“做不好”这个消极反馈,会直接影响你的状态。
这也是大多数人时不时就沮丧的原因。事情(目标)多了烦,每件事情都进度很慢岂不是更加烦,压力也就多,压力多了就会喘不过气emo。
2、减少获取信息的类型
人在大量获取不同类型且全新信息的时候,容易陷入“成长错觉”。感觉每一个都是干货满满,可结果呢,就连一个前几天看过的常识科普都记不太清楚。大量的不同类型信息,很难与自身原有知识体系产生联系,从而形成记忆,并且在极少应用的情况下,这些记忆遗失会非常的快。毫无意义,还浪费时间。
所以想学什么,那就多获取某一两个领域的知识即可,减少其他信息的干扰。
3、减少生活小事的思考时间
明天穿什么衣服、买什么吃的、做什么饭菜、几点洗衣服、几点洗澡、过会再洗碗……‘在我看来这些思考太损耗精力了,还经常耽误事。
降低了做事效率、时间利用率,还容易形成一种“拖拉、犹豫,甚至软弱的性格”,因为反复犹豫的习惯,会磨掉你的行动力、勇气。
明明有很多的解决方式:
衣服犹豫,那就直接统一风格,只要不丑,没什么好丢人的。
吃饭犹豫,那就写下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直接轮流。
几点洗衣服洗澡洗碗等问题?现在去做了不就解决了?
比较重视穿着?那就记下组合搭配,直接轮流穿别犹豫……
4、减少想做某事的“成本”
以下是常出现的,自制“阻碍”。
①攻略型阻碍:想学拍视频,先看很多攻略;想跑步,先看很多燃的视频和攻略;想看书,就看很多的书籍推荐……
②仪式型阻碍:想要周六日学习、办公,必须整理好桌面,摆好电脑,照个镜子、发个朋友圈、看看朋友圈文案……
③设备型阻碍:要跑步了,得认真挑选鞋子;要学拍摄,得选仔细设备;想学英语,认真选教材、课程、软件……
少看攻略、干货,少看辅助工具,先行动,遇到问题再找问题。
一件事情会遇到n+1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先从1开始。
放大问题数量,会形成心理阻碍,望泰山而却步;
减少问题数量,一览众山小,履如平地,路远点罢了。
5、减少长远思考
我觉得当下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真的不缺长远的眼光,都能够明辨将来要是有哪些能力会有不错的发展。缺乏的是注重当下的生活,每天的生活,一天的行动。
多数人所谓的长远思考:我今年要……(省略100字)…基本没怎么实现对吧
多注重短期内的事情:本月得完成……;本周有几个重要的事情必须做;今天我必须要……
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
——拉罗什富科
不要在盲目地攀比中失去自我,也不要在无谓的焦虑中止步不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开花结果的季节,都将迎来人生价值的高光时刻、收获属于自己的“结果季节”。
长远的事情,很大很空洞,很多变动;
我们能够掌握的只有现在。
减少能量的不必要消耗,才能保持高能量水平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原味十二:
疫情的这几年都很难,加上中国现在是劳动力激增竞争力激增的时代,注定不易。
大家可以留言你们的困难、不易的事情,我们相互鼓励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