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心医院首届“家院杯”文学作品大赛作品展——《家文化,如爱般传承》

2022年10月10日17:05:32 资讯 1974

在参与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我听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家文化”。什么是“家文化”?是全院职工凝心聚力的奋斗?还是爱院如家的情感?是大家坚守岗位的执着?还是一份默默无闻的感动?

我思考许久,内心给出答案。

“不打无准备的仗”

刚来工作的第一年,我就接到一份“大活”——给临时工办理养老保险补助。当时,三十多个临时工将我团团围住,七嘴八舌、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情况:

“姑娘,我家里有困难,很需要这些补助。”

“我在咱单位干临时工也有些年头了,轮也该轮到我了。”

“我的工作是收医疗垃圾,风险大,应该给我先办理。”

听着听着,我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耳朵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清了。炎热的夏季,我的手心却冒出冷汗。

这时,科长走过来将我叫了出去。“这样任凭大家吵闹可不是办法,不如今天让大家先去工作,明天早上8点,统一过来办理。”

待人群散去后,科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任何工作,都要熟悉政策,这样才能讲原则,如果自己对政策理解不深,执行过程中就会有所偏差,又怎么会执行的顺利呢?”

说罢,她拿出文件,和我一起学习起来。什么样的情况符合申请标准?需要什么样的证明材料?补助金额具体是多少钱?是直接发放还是退休后发放?由哪个部门来发?帮我搞清楚这些问题后,她又将一些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带着我到主管部门去咨询。咨询的人真多呀!我们等了好久,等到我都不耐烦了,她却一脸笑意,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情绪。见到她这样,我也只好有样学样的坐着,直到弄懂最后一个问题已是下班时间。在回去的路上,她让我就今天的收获做了总结,同时还教导我:“我们作为人事工作者,一定要把政策吃透、嚼烂,只有这样,才能遇事不慌。你是一个工作思路清晰的孩子,在耐心上还需要多磨练,腿勤、嘴勤、脑子活,才能把人事工作干实、干好”。

听到她的教诲,我很惭愧,主动要求到科室加班,把明天的工作安排的妥妥贴贴。第二天,一切顺利,再也没有出现之前那些闹哄哄的情形。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很感激她。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位领导,那个人人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太太”的女人。她用自己二十余年的人事管理经验生动的为我上了一课,让初出茅庐的我明白,以后做任何工作,都“不打无准备的仗”。

“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二位领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铁娘子”。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没错,她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每天早晨,她都第一个到达科室,早早开启一天的工作。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PPT课件,大到实施方案,小到会议现场布置,她都亲历亲为、力争完美。她不仅对自己要求“苛刻”,对我们要求也十分严格。工作进展、着装标准、服务态度、待人接物,时时处处都透着一丝不苟。

直到那一次,我发现了她坚毅外表下柔软的一面。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一位职工来到办公室,找科长诉说他的困难,“家里实在是太难了,不然我也不会来麻烦你们 ,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我不想放弃。”

原来,是一名刚聘用的大学生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因为家庭原因拿不出学费,这让本来的喜事儿变成了愁事儿。科长听了这些,立即向院领导汇报。此时有人提出,“按照医院政策规定,学成回院工作才能报销学费,从来没有预支学费的先例,加上招聘人员流动性大,万一人不回来了,那预支的钱怎么要回来?还是让他自己克服困难的好。”科长听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后来,听这位家庭困难的同事说,是科长顶住压力,愿意为他担保,才让他提前拿到学费,圆了他的求学梦。

仔细回想一下,科长其实挺关心我们,谁的工作不好推进,她主动询问;谁家老人住院,她前去探望;谁家孩子上学有困难,她主动帮助;谁生病,她嘘寒问暖。她就像一盏烛光,照亮他人的同时,源源不断的送出温暖。

加班晚走的时候,看到科长办公室的灯仍然亮着。我永远忘不了她的谆谆教诲,“对待工作和生活都应该履职尽责、严格要求,内心温暖而充盈,尤其是青年人,更应该努力奋斗,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新上任的科长谦虚谨慎、和蔼可亲,是医院的“笔杆子”,她文字功底扎实,文章行水流水、一气呵成。我常常看着她写的材料,内心羡慕不已,而她热爱学习的精神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刚接手人事工作时,她也是个“门外汉”,但她并不气馁,而是每天积极地向科室每一位同志“取经”,了解工作流程、掌握具体操作方法、熟悉政策法律法规等,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编制存在哪些问题?聘用还有什么程序?工资系统如何操作?养老保险怎么核算?这些问题是她不断学习、孜孜不倦的动力。每次去汇报工作,发现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材料。不仅如此,她还常常利用午休和假期时间学习相关文件政策。如今,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她都了如指掌。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学无止尽,永远都不要放弃热爱。

都说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转眼间,我来院工作已经十三个年头了。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我要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是他们,给予我爱与感动,包容我的懵懂与无知,将美好的品格代代相传,将优良的作风代代相传,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是一种情怀的传承!

今年九月,我的孩子上小学了。也许是出生在渭南市中心医院,也许是因为我工作的原因,让他对医院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妈妈,二期工程真漂亮,门口还有喷泉呢。”

“医生、护士阿姨太辛苦了,我想抱抱他们。”

“妈妈,你看,救护车好气派,滴-嘟-滴-嘟,就把病人送到医院了,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开救护车运送病人”。

每每听到这些话,都被他小小的情感所打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会把从医院汲取来的优质养分和美好品质,浇铸在他身上,做好“家文化”的传承人,当好“家文化”的守护人。(张元元)

来源:渭南市中心医院官微

渭南市中心医院首届“家院杯”文学作品大赛作品展——《家文化,如爱般传承》 - 天天要闻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