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听说葛宇,都是因为北京百子湾路和百子湾南二路之间,那条突然间有点红的葛宇路。那就是葛宇的一个艺术行为。后来,更是被一些导航软件,收录进去,就连在导航搜索都可以看得到。
不过,最终这条葛宇路存在的时间也不长。只存在了一段时间,路政部门把它拆除了,他们是这样回应的,导航软件上有,并不代表就是官方认可的。也就是说,那只是某些人的自以为是的行为而已。
那些导航软件上,之所以会出现“葛宇路”,那是因为导航软件上的路标,都是由采集车收集的数据,收集之后就那样上传了。一般人哪里会知道,还会有人拿路开玩笑,还把自己的名字标上去。
葛宇后来又弄了众多的行为艺术,不过,在众多都艺术行为中,我觉得他这个行为艺术,给我很大的疑惑。他给女朋友写了一封情书,在情书写好之后,就利用小型的吹风机,一路不用手接触,送到他女友手里。美其名曰,用风送信。
葛宇住在河北廊坊,女友住在北京海淀,两地相隔70多公里。就这样,一路上用风送信。
在这期间,当然也遇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一位环卫大姐看到他正在用风吹东西,就以为是一张废纸,想帮他捡起来,把它丢进垃圾桶。葛宇只好跟她解释,这是用风送信,有用的。那大姐听完说了一句,“尽瞎掰”。这是这位大姐对他的评价,葛宇只好回以尴尬的大笑,继续赶路。大姐或许心里在想,这人肯定是闲着没事干了,搞这些无聊玩意。
紧接着,在晚上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位好奇的大姐,大姐一猜就猜到了葛宇写的情书,她说,“年轻人就喜欢弄这些。”说着,她还低下身子,去读信上的字,只不过她把葛宇读成了高宇。
葛宇为了这封情书,还要规划好路线。晚上就把信吹到旅馆,在旅馆住下,方便他的设备充电。等他把这封情书送到女友手里,信已经烂成了两段,距离他女友的生日,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周多了。
我们想问,他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感受风的魅力,还是感受情书外表的变化。还是说往事都随风,反正我是没有想到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因为在这一段过程中,他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浪费了金钱。
在成都的一个街头,何利平随手提起两袋沙子,把沙子倒在路边上,然后把沙子铺平,整个人就躺上去,手里拿着一个高脚杯,悠闲地喝着饮料。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享受着属于他的“海边时光”。
路过的行人,都有些奇怪地打量着何利平这特别的举动。何利平想表达的是“只要心里有大海,哪里都可以是马尔代夫。”
然后何利平还穿着裤衩子,披着浴巾,就那样走在街头,不顾忌别人的眼光。他这是在表达自由的生活。
何利平这个行为艺术,本人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也在表达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只是后面这行为,就有点不宜在公共场合走动。
在一个角落里,张念脖子上挂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孵蛋期间,拒绝言论,以免打扰下一代”。旁边放着一些稻草和鸡蛋,两个人正在他旁边,探讨着一些问题。
两名男子对这男人的行为,也是感到非常的好奇,在请教他,到底这是什么意思,正在等待他解惑。他当时是在国内首个公开行为艺术展上。而这位行为艺术家,也是挺有名的。作品传递出对即将诞生的新生命的期许,寄予新生代更多的探索空间的愿景,摒弃固化观念。
这三位所谓的行为艺术家,都在用他们的行为,向我们表达着他们想表达的东西。可是有些我们是看懂了,有些我们没有看懂,也不知道这种所谓的行为艺术,这是在哗众取宠,还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而已。
难道艺术家想的,真的和常人不一样?我倒不这样觉得,我只是觉得有些行为艺术家,根本不是什么艺术,在他们眼里,什么都可以是艺术。可是当普通人做出来,他们就不觉得是艺术了。他们只是在顶着一个艺术家的头衔,做着一些无聊的所谓艺术行为。他们这样做,还不如做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真正帮助到别人的事情。
不过,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家,身上还是有肯定的东西。他们自信的行为和无所谓的态度,都是值得众人学习的。他们那种无聊的行为,就不要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