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新期盼,临翔区马台乡马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跃芳即将奔赴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除了收拾行李,她还得带上自己的“家庭账本”——她的笔记本。
若说赵跃芳有什么“标配”,那么,她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必须算一件。无论到哪里,她都夹着一本外壳有些旧的、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写得满满当当。“只要是关于老百姓的事情,大事小情都记下。”赵跃芳说,“这就是我的‘家庭流水账’。”

赵跃芳在帮群众算“收入账”
打开抽屉,入眼的是新旧不一的笔记本,记者数了数,有24本之多,是赵跃芳从当上支书以来保存下来的一部分笔记。随便翻看一页,里面记着的内容如赵跃芳所说,就是一些群众的“大小事”:
2020年3月11日
对杨金和乱拉水的行为进行制止。对黄其明户砌挡墙的问题进行查看,报乡上处理。关于薛明峰户下水道排水出现堵塞不畅通的问题,已与施工方进行对接……
记笔记是赵跃芳从工作起就有的习惯,2013年她上任伊始,就走村入户,她把收集到的100多条村民反馈建议认真地抄在笔记本上,从此她这位“女家长”的“账本”一写就是十年。

赵跃芳的工作笔记本(部分)
“修路”“茶叶”“竹笋”“坚果”是赵跃芳笔记本里出现最频繁的词汇,马台村地处深山,海拔适中,气候宜人,然而有着这些条件,却产业单一,群众致富无门。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赵跃芳从产业着手,与班子确立了以茶叶产业为主,坚果、竹笋、红薯、果蔬等种植业及养殖业为辅的发展思路,发展岩茶2000多亩,进行茶叶嫁接改良1708.42亩,种植竹笋2100亩,坚果4050亩,热区水果460亩。为了让产业根基更稳,赵跃芳还牵头组织建立了亚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昌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十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嫁接,保障群众农副产品的价格,通过合作社帮助500多户脱贫户及广大留守妇女解决了务工问题,帮助群众人均年增收达13000多元。在她的带领下,马台村产业发展了,建起了栋栋新房,群众黝黑的脸庞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选小桂枝当支书没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咯!”

查看竹笋产业情况
2019年的笔记本,却有一段时间的空白。那年春节前夕,那湾组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纠纷,赵跃芳骑上摩托车匆匆赶去处理,转弯时摩托车打滑侧翻,落地的瞬间,她清晰听到右手骨折的声音,折返去就医,还是继续工作?她忍着剧痛,选择了后者,继续赶往那湾处理纠纷。由于骨折没有及时处理,她的右手至今仍然使不上劲。
赵跃芳的笔记记在本子上,更记在心里。全村746户村民的情况,她不用看笔记本都能烂熟于心。6000多页的“流水账”记录下了她的工作,也是她不断拼搏奋斗的“充电器”,她常常翻看自己以前的笔记,看看群众反映的困难解决了没有,也自己评一评,过去一年的自己作为村支书做的事有多少、是否“称职”了。“翻看当时自己所做的工作,感觉那时那么用心、那么能吃苦、那么的执着,就给了我一股继续带着大家奋斗的力气。”赵跃芳感慨地说。

作者:赵菁菁
编辑:赵国威
编审:付天美
责编:赵菁菁
总编:彭 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