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2022年10月06日20:17:46 资讯 1081

“妈,你咋还不睡呢?”么娃睡眼朦胧地问坐在灯下的母亲,“我把你衣服上的疤补一补,以后有个穿的。”听了母亲的回答,么娃安心地睡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屋里屋外都不见母亲的身影,么娃大声地喊妈妈,也没有回应。

么娃着急地哭起来,听邻居说妈妈有可能上吊了,么娃就跑去林子里拼命地找,没有看到妈妈的踪迹。又有人说妈妈跳河了,么娃又跑到河边去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一夜之间妈妈就这样从么娃的世界里蒸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么娃记事说起。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01 沿路乞讨,寻找母亲

1936年,么娃出生在四川省彭县一户穷困的家庭里,有一次,父亲不幸从山上摔落身亡,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了瘦弱的母亲肩上。

家里孩子多,为了谋条生路,哥哥姐姐有被送走当学徒的,有被卖掉的,加上生病死去的,一家人四分五裂,最后就只剩下么娃和母亲相依为命。

早前因父亲去世,母亲借了一笔钱给父亲下葬,如今债主三天两头上门来逼债。走投无路的母亲心里盘算着,债主应该不会来为难小孩。于是,她心里纵有万般不舍,却还是无奈地选择了寻短见。

可怜只有七八岁的么娃,一夜之间成了无根的浮萍,孤苦伶仃。只能靠左邻右舍有一顿没一顿地接济点吃食,实在饿得支撑不住,就去别人家地里挖个萝卜吃。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左右,舅舅从外面听来一个消息,说母亲没有死,在成都一个什么铜字的街上做佣人。

么娃知道后,仿佛从黑暗中照进来一束光,他顾不上害怕,也顾不上想其他,满心满脑只装着三个字,找妈妈。

彭县到成都,么娃一路乞讨一路寻母,遭遇过冷眼和驱赶,也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有位大嫂,给了他两个饼子还带了他一段路;还有一位车夫,热心地帮他打听母亲的下落。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举让么娃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一番奔波后,么娃找到了成都带铜字的街道,他小小的身影跑来跑去,挨门挨户地询问。从东到西再到南都没有问着,面对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么娃哭了再找,找了又哭。

最后他来到北打铜街2号门前,看门人说这里有一个从彭县来的人在府上做饭,让么娃在门口等着看,是不是他要找的人。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等待是最漫长的煎熬,么娃坐立不安,盼着奇迹的出现。过了一会,母亲果然提着买菜篮子从门里出来了,么娃猛扑过去紧紧抱住母亲的腿,娘俩顿时哭成了一团。

原来当年母亲投河自杀时,赵府的老爷把她救下来,收留在赵公馆里做饭。么娃的出现令母亲又喜又忧,她安抚么娃不要哭,带他去求太太,看能不能让么娃留下,给他一碗饭吃。

然而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无论母亲怎么求,太太都不答应。赶巧这时候赵小姐放学回来了,母亲让么娃给小姐下跪,么娃看着大自己两三岁的赵小姐,穿着讲究,精气神十足,有些害怕,一个劲往母亲身后缩。

赵小姐看着么娃可怜兮兮的样子,说通父母把么娃留了下来。么娃和母亲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娘俩终于不用再分开了。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从此,么娃就在赵家打扫卫生、擦皮鞋、打洗漱用水,和母亲一起尽心尽力地服侍赵小姐一家子。

但赵小姐从不把么娃当佣人,她把么娃当弟弟一样对待。么娃给她削水果,她只吃一半,另一半留给么娃吃。他俩还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一起藏猫猫。

当赵小姐写作业时,么娃就趴在旁边看,赵小姐问他想不想学写字,么娃说想。于是赵小姐就开始教么娃认字,看么娃学得很认真,她又去说服她父母,让么娃跟着自己去上学。

星期天,赵小姐还带着么娃去看电影,么娃问:“什么是电影呀?”赵小姐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第一次看电影的感观令么娃很震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和美好的事物存在,年幼的他被电影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02 平静的生活再次起波澜

在赵公馆生活的这段时间,是么娃最快乐的日子。干活之余,么娃学到了不少知识,看了不少电影,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当时懵懂的他还意识不到,这段经历对自己人生的走向会有怎样的影响。

可惜好景不长,母亲无意间得罪了府上的人,他们母子被赶出了赵府,等赵小姐放学回家,么娃母子已不知去向。他们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别将会超越生死,跨越半个世纪之久。

么娃母子又回到了彭县,彭县比成都解放得早。么娃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被贫农协会推荐上了彭县一中。么娃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他勤奋好学,加上在赵家上过几年学的基础,么娃每学期考试都是第一名。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后来么娃又参军成为了一名海军,当他回家探亲时,母亲叮嘱他去看看赵小姐,说如果没有赵小姐,就没有现在的么娃。么娃心里又何尝不惦记赵小姐呢,听了母亲的话他立即去了北打铜街。

没想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昔日的赵公馆已经成了一个大杂院,赵家人早不在这里居住。么娃开始四处写信打听赵小姐的下落,却没有一点音讯,么娃带着满心的失落和遗憾返回了部队。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有一天,么娃陪一位海军干部去城里的电影学院考试。老师看着站在旁边的么娃,问他考不考,么娃说不考,老师问难道你不喜欢电影?么娃说我太喜欢了。

老师又问:“你是怎么喜欢电影的?”么娃回答说:“我每看一部电影,都会写下对电影的认识和感悟,记下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原来赵小姐每教他一个知识,都会让么娃写下来。比如看了电影,也要记下来,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这帮助么娃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他光是看过的电影记录就攒了厚厚的好几本。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老师有点喜欢眼前这个耿直的么娃,就让他也一起参加考试,么娃想了一下就答应了。

当时老师出的考题是即兴演一个小品。么娃连忙问别人什么是小品?旁边的人也不知道。轮到他考的时候,老师给了他一个碗,限时三分钟,编一个有关碗的故事,但不许讲话、不许做解释。

么娃拿着碗,满脑子想的都是碗,不知道从哪里编起。着急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以前在赵府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

有一天老爷和太太在床榻上抽大烟,太太想要吃油茶。母亲从外面买了油茶回来,递给么娃说:烫,你小心点。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么娃小心翼翼地端着碗往里走,正在抽大烟的太太懒洋洋地起身来接碗,么娃以为太太端住了,就松了手,没想到碗啪地一声摔在地上,飞溅的油茶把太太烫着了。

么娃想到这个情景,就假想着自己手里端着一碗油茶,假装跨过门槛,慢慢将碗递给老师。在老师就要接住时,他一松手,碗打碎了。

么娃很害怕,扑通一声跪在老师面前,他惊恐地流着泪、却又不知所措的样子,深深地打动了评委。最后老师说那天考的所有小品里,么娃的表演是最好的。

03 再相逢,往事已匆匆

就这样么娃考入了电影学院,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导演,从参与拍摄《小兵张嘎》《风雨历程》等影片,到后来主导《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白衣女侠》等多部优秀剧作,开创了中国功夫武打片的先河,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这个么娃就是著名的张华勋导演,数年来他一直怀着感恩之心。他说如果没有赵小姐当年收留他,教他读书识字打下一些文化基础,他就不会上中学并参军;如果没有赵小姐带他看电影开阔眼界,教导他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就没有他后来拍电影的事业。

在张华勋导演的很多影片中,都充满着深厚的侠义情怀,而善良有爱的赵小姐就是张导心中的女侠。工作之余,张导也一直在寻找着恩人赵小姐,母亲直到去世还念念不忘,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赵小姐。

没能在母亲生前找到赵小姐,既是母亲的遗憾,更是张导的遗憾。可是岁月荏苒,世事变迁,从青丝到白发,茫茫人海,哪里才有赵小姐的足迹呢?

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华勋导演得知央视有一档寻人节目,已经帮助好多人寻回了失散已久的故人,于是张导拜托栏目组帮他寻找赵小姐。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在节目现场,随着希望之门徐徐打开,81岁的张导双眼紧紧盯着门里,嘴唇抑制不住地颤抖着。看到83岁的赵小姐,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向自己走来,银发苍苍的张导泣不成声。

他扶着赵小姐的胳膊蹒跚地跪了下去,边跪边说:“小姐,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啊!”泪流满面的赵小姐也踉跄着跪了下去,激动不已的张导喃喃说道:“小姐,你还是原来的样子,我妈一直很想你,我也很想你。”

两位耄耋老人终于在71年之后再次重逢,他们相扶而跪、相拥而泣的场景,令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原来赵小姐是家里的独女,么娃的到来让她有了玩伴,再加上张妈妈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感觉么娃母子就是自己的亲人。

当年他们分开没多久,赵府一家人就搬了家,之后赵小姐又去了西藏工作,直到退休后才回到四川。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当年张导执导的《神秘的大佛》曾轰动一时,在票价仅有两毛五的时代创下了过亿的票房。当时赵小姐也去看过这部电影,但她不知道这个导演就是当年的么娃,更没想到这么多年,么娃一直在辛苦地找她。

他们团聚后一起去给张导母亲上坟,张导一脸轻松地说:“妈,我找到小姐了,你的心愿完成了,我们来看你了。”

赵小姐深深鞠躬后,哽咽着说“张妈妈对我最好了,对不起,我来晚了。”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张华勋导演和赵小姐的故事令人感动至深,人世间最深的牵挂莫过于此。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找到你”的心依然如初,未有丝毫的摇摆。

赵小姐当年的一份善举,为么娃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么娃始终心怀感恩,执着寻找,才有了再次重逢的可能。

电影导演张华勋寻找恩人71年:没有赵小姐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闻

就如雨果所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也许我们真诚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就能给身处泥泞的他人带去希望和力量。

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最好的回馈。善良、努力和感恩永远是我们生命的主色调。



作者:远方

审稿:红瓦绿墙

配图校对:笨奔奔

编辑:花开时节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您也有故事想讲述,可以私信小编留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