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10月份了,今年的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早秋残余的暑气已经完全消散,秋意渐浓。随着天气变凉,秋天特有的“干燥”特征,也是愈发明显。
老话常言,“深秋不补,入冬受苦”,说的是进入深秋后,要重视从饮食上进补,顺应时节调整饮食,才能给即将到来的冬天打好基础。
“深秋不补,入冬受苦”,建议:秋天常吃“深秋3宝”,安稳过秋,别不当回事。
深秋1宝:山药
动物界有个规律,许多高级哺乳动物在冬眠之前,都会大量进食,为的是囤够脂肪,来应对漫长的冬天。这个规律如果放在人身上,有个很通俗的说法,叫“贴秋膘”。
贴秋膘,不是指盲目进食各种大鱼大肉,而是说要吃对食物,多吃一些营养应季的天然食物,给身体打好基础,这样整个秋冬季节会过得更舒服一些。在众多秋季食材里,山药是最不可或缺的其中之一。
【推荐食谱:山药玉米猪骨汤】
食材准备:山药1根、玉米1根、猪骨500克、料酒1勺、食盐适量
1、猪骨斩小块,凉水下锅,加1勺料酒,将水煮开后,撇去浮沫,将猪骨捞出来洗净;山药削皮,洗净后切成小段状,记得戴手套处理,不然手部容易因为接触到山药表面的粘液而发痒;玉米掰掉外壳,切成小段;
2、将焯烫过的猪骨倒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热水,大火煮10分钟,放入山药和玉米,再转中小火炖60分钟,出锅前根据口味加适量食盐调味。
深秋2宝:百合
秋天多风少雨,气候干燥,人常常觉得浑身发燥、口干舌燥。如果大家有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在很多秋季降燥汤水里,时不时能看到百合的身影。
百合是民间公认的“滋阴润肺”和“润燥生津”食物,深秋时节吃正合适。
【推荐食谱:百合绿豆粥】
食材准备:鲜百合1小把、绿豆1小把、大米1小把、冰糖适量
1、鲜百合掰成小片,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泡出表面的杂质和脏东西,捞出来冲洗干净;绿豆提前放入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这样更容易煮软烂;大米淘洗干净;
2、将鲜百合、绿豆、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倒入足量热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个小时,再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这是我入秋后非常喜欢吃的粥品,一碗下肚,浑身都觉得特别舒服。
深秋3宝:梨子
秋天,是各种果实丰收的季节,有大量的水果上市,刚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秋燥引起的不适。
作为秋果代表的梨子,当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咬一口酸甜多汁,是预防秋燥的佳果。梨子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煮甜汤,都非常合适。
【推荐食谱:冰糖枸杞梨水】
食材准备:梨子2个、枸杞10多粒、黄冰糖适量
1、梨子削皮洗净,去掉中间的果核,切成小块,若有条件,建议用雪梨;枸杞洗干净备用;
2、将切好的梨子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水量要没过梨子,喜欢喝汤的,可以多放些水,大火开煮,煮至水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然后放入枸杞和黄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