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在线平台“第二人生”发布,它允许人们创建虚拟角色,并在网上拥有第二人生。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东西在“第二人生”里被重新创造出来,很快我们就看到了画廊、博物馆和其他艺术展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由“第二人生”率先开启的虚拟世界,现在已经扩散到正在开发的其他元宇宙。NFT和数字艺术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用户四处走动时,仍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画廊、博物馆和其他艺术展览。
图源:网络
用户可以在元宇宙里呆上好几天,丰富的艺术品实在令人难以抗拒。
01
元宇宙里的空间关系学
在1月7日,partion的推特空间“元宇宙的未来”上,艺术家兼元宇宙专家Michelle Cortese讨论了在元宇宙中使用 proxemics(空间关系学) 的原因。
“地理位置学可以被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亲密的、个人的、社会的和公共的。
这些区域的边界帮助我们理解在不同距离上的适当性。在现实世界中,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既定的行为准则,为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和不可接受提供了明确的规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区域来帮助人们理解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什么行为是合适的。”
图:Edward T. Hall 的人际空间区域示意图
这种略显传统的空间设计方法,可以被视为一种让新参与者轻松进入一个未来更可能与社会融合的环境的方式。就像我们进入其他社会或空间时,也设定了关于你在这个新空间中应该如何表现的社会规范。当涉及到那些不是数字原住民的人时,这也可能简化入职流程。
02
互动元素和元宇宙
传统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屏幕上展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在过去几年也出现了增长。
团队实验室(Team Lab)等艺术家公开展示大型互动多媒体装置时,吸引了更广泛的观众,让人们不仅仅是观看数字艺术。
观看之外的体验也能创造更深层次的联系和兴趣,接触到更广泛的公众。当然,跟观众互动也是元宇宙艺术前进的关键。
元宇宙中的互动元素和交互,非常适用于数字3d作品和装置。
如果在屏幕上观看而不是通过VR眼镜观看,它们可能会有轻微的距离感,但元宇宙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观看数字 3D 艺术作品,它为观看者提供了一种与艺术共存的方式,以观看者自己的方式。
圳在线元宇宙画廊是虚拟展厅在元宇宙中的应用,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3D建模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等,可以打造24小时永不闭馆的元宇宙VR展厅。打通线上和线下,不仅可以实现艺术机构的“云观展”,更可以和品牌、IP、艺术家进行深度结合,定制专属元宇宙数字空间。
在元宇宙里还可以通过移动的虚拟形象和雕塑行走并与之互动,这为我们在现代和未来与数字艺术一起生活打开了新的视角。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拥有的数码产品不仅仅是手机或屏幕上的图像。
在元宇宙的雕塑花园中漫步,可能会提供类似于TeamLab等艺术家提供的IRL互动装置的体验——一种与数字艺术共处、分享空间并与之互动的方式。
图源:网络
03
以社区为中心的元宇宙艺术空间
在元宇宙的发展中向前迈进时,重要的是要记住,新的空间的建立和构思,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因为有时盲目的创新没有考虑到任何新的东西,而只是在新的地方重新创造旧的制度和价值。
在元宇宙应该考虑社区的发展,如何用艺术在元宇宙中创造一个地方,不仅服务于私人土地所有者,而且提供一个真正的地方,让社区可以在周围发展和繁荣。
场所制造是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规划中的一种实践,围绕公共艺术等主题的想法和观念,以及它在场所创造方面的重要性,可能是值得探索的路线。
创建一个拥有发言权的社区空间,这将是一种聚集艺术项目在周围的方式,由元宇宙中形成的社区驱动和实现。
加强人们和他们共享的场所之间的联系,场所创造指的是一个合作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塑造公共领域,以最大化共享价值。
图源:网络
场所创造和公共艺术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今天所生活的社会中,它们都在围绕艺术和公共空间塑造社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人们思考在元宇宙中围绕艺术创造的空间时,理论和想法可以潜在地指导我们,就像有时历史是创造未来的正确指导一样。
04
结语
在元宇宙中观看艺术的可能性无疑改变了现代数字艺术的展示方式,在过去几年里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元宇宙的发展,观众还会继续增长。
元宇宙中更具适应性的特定数字艺术类型的设置,可以帮助观众以新的方式体验数字艺术。随着元宇宙的持续增长,人们将看到新的公共场所,围绕公共数字作品的社区也将蓬勃发展。
圳在线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所引用的图片、数据、文字等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侵权或内容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小编处理。
部分素材来源:Art in the Metaverse - A New Space for Placemaking and Public Art
编辑: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