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2022年07月08日01:39:13 资讯 1840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生活在北京的小红书博主@文辉辉子 在去年疫情期间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并开始在小红书上分享骑行和穿搭相关的笔记。他表示,“由于住在北京的胡同深处 ,我认为自行车是最佳的出行方式 ,因此在购买自行车后它便成为了我的日常代步工具 ,平时天气好时也会随机地在北京街头转转。”


在过去的两年中,许多像@文辉辉子 这样的都市人群变得更加向往健康的户外活动。而骑行这个在往日被当作日常通勤方式的运动,变成了年轻人在继露营之后的户外活动新选择,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表达途径。


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球自行车市场价值为 437 亿美元,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增长预计持续五年甚至更久,保守预计全球自行车市场价值将在 2027 年达到 823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的需求量今年来亦出现明显增长,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自行车过去两月的销量出现两位、甚至三位数的增长。国际领先的自行车品牌也注意到了这一需求,在小红书拥有近 20, 000 条笔记的英国最大单车品牌 BROMPTON 除了在多个城市布局线下销售渠道,还在中国达成首个官方合作,将于 7 月 9 日入驻得物 App,并独家首发全新产品线 A Line。与此同时,奢侈品牌也从中看到了新的商业潜力与价值。


那么,为何骑行这项并不“新鲜”的户外活动会在后疫情时代兴起?奢侈品牌在该领域都做出了哪些尝试?各大品牌又能如何在该大热趋势中把握未来的新机遇?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天时地利人和:

“骑行热”出现的三要素

伴随着疫情反复和居家时间延长,国内消费者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愈发强烈。尽管骑行并不如露营、浆板和飞盘等新兴户外项目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骑行作为一个传统的健康出行方式受到了城市人群的关注,城市休闲骑行的的热潮也正在兴起。根据 Wind 数据,今年 1 月至 4 月国内自行车、骑行装备及零配件市场的销量达到了 768.4 万件,同比增长 9.97%,增速仅次于 2020 年 22% 的增幅。而售价方面,今年 1 至 4 月自行车及相关产品平均售价大幅飙升,同比增长 76.7%,销量与售价的上升皆表明了骑行经济正在“重出江湖”。


事实上,骑行这项运动并非一夜爆火,而是“厚积薄发”,其背后不可忽视的是国内消费者近年来对健康的愈发重视。根据 CBNData 联合 Keep 发布的《国民运动健康趋势报告》,随着全国经济稳定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大众的健康意识开始觉醒,相比起家庭幸福、拥有财富和工作满意, 国民变得更加重视身体健康。而骑行作为一种能够在疫情期间保持有效社交距离的户外交通工具,其既与日常通勤挂钩,也是健康、环保出行方式的不二选择,因此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的出行方式。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骑行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的出行方式。 图片来源:微博 @潮天津


中国战略咨询机构 Daxue Consulting 市场总监 Alison Malmsten 在接受 Jing Daily 的采访中也提到了这两点,并指出疫情后国内消费者环境意识的增强与这两个因素一同促使了人们选择骑行这一活动。随着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将可持续性纳入消费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期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 2022:减缓气候变化》,2010 至 2019 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而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无汽车” (car-free) 的未来进行了重大投资,增加自行车基础设施,并向骑行者开放街道,进一步鼓励人们转向骑行,如意大利政府为市民购买自行车和踏板车提供补贴、德国柏林政府扩充临时自行车道、法国政府发放自行车维修补贴以及为全国“解封”后骑自行车通勤的员工提供每人 400 欧元的交通补贴。去年 9 月,北京也正式公布了《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 年-2035 年)》,提出到 2035 年,将慢行系统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奢侈品牌早已入局

“奢侈品牌希望紧跟现代潮流,更贴近户外生活,而非只有华丽的形象。今年冬季,我们看到了 Louis Vuitton 等品牌推出了高端滑雪板,而到了夏季,我们也能看到这些奢侈品牌在自行车领域上的动向。”疫情后,中国消费者比以往更加向往户外探索,因此 Malmsten 建议,“奢侈品牌必须持续创新,以适应户外场景,而不是典型的城市购物中心场景。”


事实上,奢侈品牌涉足户外运动休闲并非新鲜事。从 Louis Vuitton 与 NBAGucci 与 The North Face 的联名到 Prada 推出 Linea Rossa 滑雪系列,越来越多奢侈品牌开始涉足户外运动领域。其中,骑行也受到了奢侈品牌的青睐。早在 2008 年,Karl Lagerfeld 便为 Chanel 设计了一款纯手工制作的全黑色自行车,皮革部分采用了品牌经典的菱格图案和双 C 标记。去年,Louis Vuitton 与法国定制自行车制造商 Maison Tamboite 合作推出古典自行车,通过现代化的数字化建模方式为顾客量身定制,每辆车均刻有独特的编号。在今年举办的米兰设计周上,Tod's 还联名 Colnago 推出了限量款自行车。其它奢侈品牌如 HermèsFendi 和 Armani 等也都推出过各具品牌特色的自行车。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Louis Vuitton 与法国定制自行车制造商 Maison Tamboite 合作推出古典自行车。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经调查发现,与英国最贫穷的五分之一人口相比,该国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平均每年骑自行车出游的路程长度是前者的 5 倍。自行车在欧洲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足球,被誉为“有钱人的时尚”,是 “环保”、“低碳”和“慢生活”的标志。鉴于此,奢侈品牌跨界推出自己的品牌或与其他品牌跨界合作的自行车便不足为奇。


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关键词 #骑行# 的用户原创内容累计有超过 106 万篇,小红书还推出了 #骑行一夏# 的话题标签鼓励网友参与骑行并发布相关笔记,该话题标签截止发布已有超过 2400 篇用户原创内容。越来越多像@文辉辉子 一样的的年轻人在后疫情时代加入到骑行的队伍里,并在社交网站分享相关内容,其中也包括如“骑行穿搭”和"骑行装备”一类的“种草”笔记。骑行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圈子谈资以及一种实现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小红书上与骑行相关的用户原创内容。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美骑发布的《2021 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18 至 41 岁的青壮年人群是自行车运动的主要群体,占比达到 77.45%,而这正是众多追求年轻化的奢侈品牌的主要目标客群。为满足年轻消费者独特个性的消费需求和网络分享的习惯,众多奢侈品牌推出了与骑行配套的定制自行车配件,如水杯、自行车包和运动服饰等。


此外,随着这些年轻消费者的环保思维加强,奢侈品牌跨界推出如自行车的实用性较高的单品,或许可以收获一批新消费群体对品牌的认知,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并在网络上获得大量曝光度及讨论度。在心理层面上,也能减少部分疫情期间消费奢侈品及奢华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随之增长的电动自行车市场

在自行车市场本就逐年增长的背景下,疫情的爆发仿佛一剂强劲的催化剂。人们对于健康环保意识以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加上各国政府在绿色出行方面的法规政策扶持,使电动自行车市场也随之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以欧洲为例,根据欧洲自行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欧盟和英国的电动自行车销量在 2020 年增长了 40%,达到 2200 万辆,总销售额达到 183 亿欧元。其中,电动自行车的销量达到了 450 万辆,销售额达到 106 亿欧元,增长率高达 52%。目前,这个新兴产业正呈现出“时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电动自行车也正在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代步工具,成为新一代生活方式的突出代表。


美国电动自行车品牌 SUPER73 在 Justin Bieber、权志龙、藤原浩、Will Smith 和 Lisa 等一众大咖明星的安利下成为了时尚圈的新宠。该品牌还曾与 Saint Laurent 和藤原浩个人品牌 NEIGHBORHOOD 合作推出联名电动自行车。同样主打电动自行车的丹麦品牌 Mate.Bike 也与 Moncler 和 Palm Angels 分别合作推出了限量版电动自行车。此外,还有许多与 SUPER73 和 Mate.Bike 类似的新兴电动自行车品牌也在资本的助力下,为用户创造出全新的体验和视觉设计,成为了潮流人士青睐的“时尚单品”,传统的奢侈品牌也从中嗅到了新的商机。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SUPER73 x Saint Laurent 联名电动自行车 图片来源:Saint Laurent


然而,尽管中国的年轻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抱有较高的接受度,并且环保意识正逐渐增强,但受限于国人对于电动自行的刻板印象以及国产电动自行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国际品牌在国内的普及率和认知度仍然较低。


但无论是传统的自行车,还是在近两年受到奢侈品牌青睐的电动自行车,随着人们在后疫情时代更加关注健康及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跨界骑行领域值得奢侈品牌一试。其不仅会为奢侈品牌获取更多年轻受众,而且或将成为他们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载体。


“骑行热”卷土重来,奢侈品牌也“在路上” - 天天要闻

作者 | Jingyi Li

编辑 | 吴文卓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