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2022年07月04日21:59:22 资讯 1030

自古以来,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行军名言,意思就是在前线作战的将领,对于部分不合理的君命,是有权选择不接受的。

毕竟作战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战而亡国的例子屡见不鲜,譬如冉闵与前燕之战,再比如淝水之战。而对外作战的胜负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信息差,所以身在前线的统军将领所掌握的信息绝对是最多且最全面的。而远在朝中的统治集团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所下的决策,往往存在准确性不足的情况。

所以,最好的方式,乃是朝廷出具大略,具体怎么实施由军中将领制定方案并决策执行,就好比明初北伐之战,朱元璋只是制定北伐的大路线,具体怎么打则由徐达常遇春以及李文忠等人经办。而反面例子就是国民党的失败,很大部分原因就是高层不知兵,瞎干预和指挥,导致了几百万精锐部队如秋风落叶。还有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孙权,也是一位不太懂得军事指挥的君主,经常举兵十万北伐,往往被曹魏将领几千人就给收拾了,还瞎指挥害死了太史慈(正史应该是病死的)等名将。

历史上,因为统治阶级不了解前线形势而纸上谈兵,瞎干预前线作战,导致名将陨落,甚至国家差点灭亡的案例屡见不鲜。其实还不光是统治阶级,即使是一方主帅,对局部战场的形势也未必就强于负责具体作战的将领。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被上层阶级瞎指挥而坑死的六大名将。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张郃

1、张郃

作为曹魏五子良将,在曹睿时代硕果仅存的大人物,也是曹睿时代难得的一位统帅级别的良将,张郃用兵机巧,有勇有谋,以巧变著称,算得上是五子良将中仅次于张辽的名将。

张郃早年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后来被袁绍收入帐下,因为在袁绍和公孙瓒争雄河北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成为袁绍手下的主力战将之一,在官渡之战后,可能是敏锐感觉到了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差距,于是便率领所部投降了曹操。曹操对这位大将相当重视,当即夸赞,如韩信归汉。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张郃兵败木门

张郃之后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大功,再之后又辅佐夏侯渊镇守汉中,在汉中丢失后,张郃曾南下破吴,之后随曹真镇守西线,而其最经典的一次战役,便是攻取街亭,马谡依托险峻的山势驻扎,而张郃则断绝蜀军水源,致使马谡不战自溃,兵不血刃便击败了马谡,守住了街亭这块战略要地,成功击退了诸葛亮准备最充分的第一次北伐,因此声名大震。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曹睿本是派遣张郃迎击,但是考虑到张郃未必指挥得动郭淮、费曜等人,于是派遣司马懿做总指挥,却没有想到因此断送了一代名将张郃,司马懿和诸葛亮说到底不是将领,只是政治家,两人行军打仗就一个特点,那就是谨慎,所以司马懿带兵就是固守不战,张郃作为一位善于把握战机的名将,与司马懿意见多有不合。后来诸葛亮攻击不利撤退,司马懿不顾张郃反对,强令其追击,结果导致了张郃在木门被伏击,战死疆场。

所以,张郃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曹睿临阵换帅,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司马懿瞎指挥,不听谏言。

2、哥舒翰

大唐名将哥舒翰,龟兹人,突厥遗民。乃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名将,据记载,哥舒翰不惑之年方才从军,但是凭借其在青海的经营,而且屡立战功,所以很快就跻身一方名将的行列。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哥舒翰

哥舒翰一生大部分的光辉都是在青海获得的,李白高适杜甫等著名诗人都为其写过诗歌,特别是李白曾有诗云: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这里就引出了哥舒翰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次战役,石堡之战。

哥舒翰常年在青海与吐蕃拉锯,为了彻底将吐蕃逐出青海,决定攻取吐蕃的青海根基石堡,唐军曾多次攻击石堡,但是因为距离遥远,所以唐军多次进攻无果,749年,哥舒翰带领十万牧兵,千里奔袭,派部将高秀岩、张守瑜进攻,不到十天就攻克了石堡城,将吐蕃彻底压在了青海南部。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哥舒翰出青海

而这样一位在青海横行的名将,却在晚年被坑得身败名裂。天宝末年,安禄山崛起于河北,掀起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河北多地望风而降,很快便打过了黄河,夺取了洛阳,之后眼看就要进取关中,此时朝中,已经没有了大将可以启用,于是唐玄宗重用已经带病的哥舒翰。

哥舒翰镇守潼关,面对安禄山的大军,深知安禄山兵锋正盛,不愿正面相抗,决定固守潼关,等安禄山士气低下和军粮不济之时再反击。但是杨国忠却劝谏年迈昏聩的唐玄宗,表示大唐乃是王者之尊,不主动出击就是示弱,于是朝廷决议,强令哥舒翰开关迎战,至于结果,就很明显,唐军在野战中惨败于安禄山的军队,潼关随后被攻破,哥舒翰被俘虏,之后死在了安庆绪手中。

哥舒翰的死直接导致了长安的陷落,而造成潼关惨败的,主要就是唐玄宗和杨国忠的瞎干预。

3、周德威

后唐名将周德威,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李克用手下智勇双全的最强武将之一,基本和李存审还有李存勖差不太多的实力。周德威很早便追随李克用,后来因为在南征北战中显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实力,在军中步步高升,逐渐成为晋王李克用手下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周德威

周德威成名之战便是决定五代初期历史走向的潞州之战。众所周知,李克用父子乃是重现陷阵的将才,统军作战乃一把好手,但在谋略和政治才华上远不如朱温。李克用就这样从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到后来被朱温压迫在河东,四面楚歌,随时有覆亡的危险。朱温的大军已经可以和李克用的军队在山西南部运城和长治一带拉锯,周德威后来和李嗣昭一同攻下了重镇潞州,随后迎来了朱温大军的反扑。李嗣昭固守潞州城,周德威驰援,在外围利用骑兵机动性,屡屡战胜梁军,为守住潞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德威名扬天下之战,乃梁晋争霸的分水岭,柏乡之战。周德威和李存勖用奇谋,诱敌深入,一举击败了梁军主力王景仁,几乎全歼了梁军。之后周德威在攻取幽州灭桀燕之战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德威的陨落,跟李存勖有着很大关系,李存勖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激进,极富冲击力。在李存勖灭后梁的关键战役胡柳陂之战中,李存勖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李存勖一定要趁梁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而周德威认为梁军背靠开封,退无可退必定死战,且刚行军到此,战力和士气都很强。此时进攻会损失很大,应该趁梁军立足不稳,不时派出小股部队袭扰,然后固守,等到对方士气下滑且粮草不足时,再发动猛攻,则此战必胜。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胡柳陂之战

但是李存勖没有接纳周德威的建立,而是率军发动进攻,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周德威没有办法,只能率军追随李存勖。此战正如周德威所预见的一样,遭遇了后梁军队的顽强抵抗,李存勖虽然艰难战胜了后梁大军,却无法对后梁主力进行歼灭,而后梁大军撤退途中,与晋军的辎重部队相遇,辎重兵不敢与梁军交战,于是仓皇逃窜,刚好冲进了周德威的幽州军中,顷刻间幽州军四散而逃,再加上后梁军队也追击过来,周德威无法控制军队自相践踏,最终惨死在混乱之中。

周德威的死,很大程度就是李存勖一意孤行,不采纳建议,强行发动对后梁的大决战而造成的。

4、种师中

种师中,和其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末年的名将,种师中与其兄长不同,种师道更偏向于帅才,而种师中则更偏向于将才。种师中早年戍守西北,1125年,金国在平定辽国故地的各类反抗势力后,开始发动对北宋的战争。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种师中兵败太原

这一年,金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直取汴梁,另一路则是主攻太原。李纲主持东京保卫战,诏令天下各路大军勤王,种师中随后便和兄长一同率军勤王。面对宋军源源不断地到来,金军随后撤退。

但是太原之围尚未解,种师中受命北上解围,面对当时的情况,种师中制定了策略,出其不意,绕道敌人侧方发起偷袭,但是因为此举看起来颇为冒险,所以北宋朝廷对此拒绝了。

这就给了金军主帅完颜宗翰时间,其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断绝了城内外的联系,种师道赶到之后,只能选择与金军血战,种师道一路过关斩将,大军一路胜多负少。而后与金军对峙,可是随着金军几次战斗的体现,宋军自知兵力少,无法与金军主力对抗,所以撤军于山中,但是宋军内部却并不这么以为,副将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谎报军情,导致朝廷盲目自信,令种师中发起进攻。

但是种师中的军队缺粮,后来被困在水源不足的地方,士气低落,许多士兵逃亡后只留下种师中率领少量军队顽强抵抗,最终力战而亡。种师中的战败基本就是北宋朝廷无能,不能做出正确决策,还瞎指挥,直接导致了北宋最后的名将陨落,颇有些自觉粉末的意味。

5、张辅

张辅,朱棣手下最强战将之一的张玉的儿子,张辅早年随父参加了靖难之役,之后随朱能南征安南,在朱能病逝于征途中后,张辅随之接任主帅,一举灭掉了安南胡朝,平定了安南,自唐朝灭亡后,交趾独立达四百余年,至此又收入版图。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张辅战死土木堡

之后,张辅又主持第二次征讨安南,然后多次随朱棣北伐草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封为国公。在明宣宗时期,又参与讨伐朱高煦之战,再度立功。张辅虽然出身贵胄,但是颇有将才,算得上是永乐中后期到明英宗初期的天下第一名将。

但是张辅之死,就很是窝囊了,明英宗第一次执政末期,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在瓦剌屡屡挑衅的情况下,草率煽动明英宗御驾亲征,然后行军过程中一通瞎操作,导致了大军在山西北部转了两圈,随后撤军。在途中被瓦剌骑兵追赶,而撤军到土木堡之时,王振不带大军入城,而是在野外扎营,导致了明朝十数万精锐被瓦剌骑兵屠戮殆尽,明英宗被俘虏,而随军出征的一代名将张辅,因为没有军队的掌握权,也只能陪着那个战无不胜的大明朝,被瓦剌军队杀死在了土木堡。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孙传庭战死疆场

6、孙传庭

明末有句俗语评价一位名将,即“孙传庭死,明朝亡”。这是后世的部分学者和民间百姓对于明朝末年的超级名将孙传庭的评价,孙传庭本来是文官,但是因为家学渊源,所以也精通武艺,左右开弓射箭。

明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风卷云涌,外有后金持续施压,孙传庭深感国家危亡之际,果断投笔从戎,之后组织起一支强悍的军队,在对阵起义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胜,最高光的时候,便是在黑水峪之战中俘虏初代闯王高迎祥,消灭十五股义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几乎就灭了农民起义军。

不过后来因为勤王抗清,以及和其他大臣的矛盾,被崇祯怀疑,孙传庭入狱三年,农民军死灰复燃,而且火势越来越大,已经无人能够镇压,崇祯重新起用孙传庭,孙传庭率领数千人与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对抗,已经难有作为。即使后来在陕西练兵,有了数万军队,但是依旧不能与李自成的军队相提并论。

被上层领导“瞎干预指挥”而丧命的六大名将 - 天天要闻

孙传庭兵败潼关

而在这种情形下,急性子且多疑的崇祯帝不明所以,强令孙传庭出兵,孙传庭在取得大胜之后,赶上了干旱数年的河南一场大雨,导致了军车无法前进且后勤没了保障,然后就是李自成出兵断了孙传庭的粮草,孙传庭在郏县和汝州接连惨败,后来带残部退守潼关,最终战死于此。

孙传庭本来坐拥近十万大军,再加上练兵正在进行,如果先固守潼关,徐图前进,自然有机会重振明朝军队的雄风,可惜摊上了急性子崇祯皇帝,强行出潼关剿匪,最终惨败收场,孙传庭死后,明朝的丧钟也敲响了。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