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2022年07月04日13:21:07 资讯 1019

年初的时候,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一年读书50本,目前刚好时间过半、目标完成过半。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每天哄睡孩子之后,23点至0:30才是我的读书时间。大致模式为主题阅读+交叉阅读,这半年的主题阅读主要聚焦了都市圈、科技创新和个人成长三类话题,一般读一本干货多的书之后,就交叉读一本轻松的书换脑子,比如花半个月时间读了《人的应当:三千年人类思想史》之后,就花两个小时读了《一年顶十年》,精华书、注水书插花阅读,总体感觉是开卷有益。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1、个人成长类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底层逻辑》 (吕白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规划最好的一年》 (迈克尔·海亚特 天津人民出版社)

《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采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 [美] 加里·凯勒 / 杰伊·帕帕森 中信出版社

《一年顶十年》( 剽悍一只猫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结构化表达》(黄漫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切从目标开始》 (水野学 天地出版社 )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底层逻辑》 》和《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三本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颠覆了我很多认知,读起来比较过瘾,在认识论上获益良多;《底层逻辑》 》和《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则给了我很大启发,在方法论上受益匪浅。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其中,《结构化表达》和《一切从目标开始》两本,我觉得有点失望,精华度有点低,看后基本上收获不大。其中特别要说的是《一年顶十年》这本书,看这本书的宣传架势,本来对这本书期待还挺高的,没想到读了之后发现,基本上就是汇编的碎碎念,像梦话合集一样,不仅大失所望。这也算是一次教训,以后选书,决不能只看名声响不响,内容还是第一位的。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2、都市圈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都市圈解构与中国都市圈发展趋势》(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城市崛起:新时代都市圈发展观察》(贾宝胜 重庆出版社

《大国之城》,(秦朔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互动与产业发展:以上海都市圈为例》 (罗守贵 李文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都市的嬗变》 (于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陆军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其中《中国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这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干货较多;《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互动与产业发展:以上海都市圈为例》这本书则完全是玩弄数学模型,比较垃圾。《城市崛起:新时代都市圈发展观察》和《大国之城》两本,偏个人视角,虽然系统性不足,但文笔不赖,悦读性比较强。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3、科技创新类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中国优势》 (王煜全著 中信出版集团)

《创新进化史》(卡莱斯·朱马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创新的真相》( 谢耘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这三本书,都在不同角度上富有独到见解,《中国优势》 一书认为,在当前的全球创新生态当中,中国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代工生产,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量产能力;《创新进化史》说,有些新技术面临的被质疑、被抵制的局面,持续时间甚至可以长达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创新的真相》说,如果我们揭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成功后被披上的华丽外衣,看到的很可能是累累伤痕。

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 天天要闻

读了这半年,从三个主题阅读的话题角度来说,突出收获有三:一是对郑州都市圈刮目相看(可能因为在郑州定居,有点偏爱,从几本写都市圈的书中,还是能看到一些亮点和潜力),二是颠覆了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以往总觉得创新是一个充满鲜花掌声、光彩照人的领域,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艰辛苦楚),三是摒弃了对个人成长类书籍的成见(以前对个人成长类书籍,停留在励志鸡汤的观感上,可能是之前看张萌之类的书影响了判断。最近读的这些,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些认识和方法上的精华,比如从《底层逻辑》《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认知觉醒》等书中,解锁了不少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水平的技巧,举例来说,有任务清单、费曼技巧、知识关联等。

上半年的读书计划,顺利完成,下半年准备调整策略,换个方式读书,走起!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