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做品牌是一种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90后开始当家做主,这已经变成岩茶圈品牌的新面貌,而且还是一种时机到了的驱动。
一个是这一代茶人刚开始冲浪就处在网络大型社交环境,一个ID号就是表达个性和塑造个人形象的象征。
另一个是大多数到这代年轻人,家里有几代做茶的技艺传承,对岩茶这样一个吃工艺经验的品类来说,这绝对是可以让年轻人大胆做自己的背后力量。
所以本来像“上阵父子兵”已经说了千古的俗话了,但放到做茶品牌的相互配合、相互分工父子档上,就变成了涵盖着真诚的土味情话。
比如本期的山场主人张树发、张俊父子俩。
▲山场主人张树发、张俊是一对快乐父子档
作为水帘洞的原住民,张树发和陈水仙夫妻俩创办的就是水帘洞岩茶厂,最终没有注册下来。
唯一能证明“水帘洞岩茶厂”存在过的似乎只有家里保留着的斗茶赛勋章,以及磨灭不去的几十年积淀是张俊注册的“水连天”品牌前身。
”水连天“品牌商标的连水接天,意味着坐拥能出好茶的好山水仙境。而早年曾祖父、祖父的勤劳就留下了像水帘洞、牛栏坑、慧苑坑等核心山场资源。
到张俊是张家第四代茶人,作为被时代看到更多的一代,他们也希望自家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茶能够继续向前发展,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品牌”。
04'张树发、张俊父子
武夷山市水连天茶业有限公司
青狮门·老丛
01
//
做品牌要有的游牧精神
张俊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做茶,2011年去福州老师大学习了茶学和管理两门课程,入学的第一天是自家获得天心村斗茶赛的大红袍状元的喜讯送他上学的。
这种象征着一炮而红的喜气似乎就打响了张俊做“水连天”品牌一往无前的前奏,毕业后的大动作。
▲去年张俊的“水连天”新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厂房,集茶厂、仓库、文化展览于一体 供图/张俊
一个动作是在品牌产品系列上,张俊邱婷夫妻俩反复琢磨和设计师沟通,让每一款茶能呈现有辨识的视觉美感,比如,来自逢人必谈枞是温柔咖色,逢人必言桂是呈辛辣的红色。
同时又能拥有独家的花名记忆,像清新若木这款青狮岩老枞,就是因为木质味显,口感清爽,带来清新脱俗的感觉。
▲黛绿色包装的清新若木 供图/张俊
张俊还告诉我们,视觉呈现只是张俊认为“花香”的一部分,属于“岩骨”的主要还是研究如何把茶叶做好,而这件事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全员把控。
除了父亲张树发作为厂里大师傅,带领着跟了自家十几年的师傅们守在春茶一线。
▲张树发一直在水连天茶品牌的品质一线 供图/张俊
每年从春茶毛茶审评到焙火还是从爷爷张细福到张俊的三代人的全员在线。
▲从左到右:母亲陈水仙、父亲张树发、爷爷张细福、张俊、邱婷 供图/张俊
一代代的茶人不仅扩大了岩茶风味可能性的范围,对一泡茶的把关也是全方位的,用张俊的话说就是:“一泡茶五个师傅把关还能不好吗?”
▲今天的主角青狮门老丛就在第一个 供图/张俊
回答张俊这个问题的就是市场,也是他做品牌的另一个动作:战略规划。
相比大多数品牌要去岩茶重镇福州前线厮杀一场,再迈出福建,张俊基本上是反套路而行,先在全国各地星星布点把握大市场,短短两年在西北等地方已经有了自家总代,把品牌产品的产量卖出了批发商的架势,实现了战略上的弯道超车。
▲水连天商标图案:连水接天如山水画,表示出好茶的山场仙境。
在大家都喊着市场不景气下,张俊是Y老师见过为数不多带着丰收喜悦笑容的茶品牌掌舵人,还闷声不响的在福建连开“水连天”四家门店。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战略规划是一种融合着智慧、胆大,直面未知朝着可能性出发的游牧精神。
▲水连天品牌创始人张俊,常年忙着接待各地客户
就像Y老师好奇岩茶往外走,山场会不会成为解释成本太高的部分,张俊只用了一句自信的“懂的都懂”终结了这个疑问。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水帘洞茶厂注册下来了,以张俊这个年轻人的拼劲,大概也能为水帘洞这个山场多输出一点名气。
02
//
张树发张俊在水帘洞的宝藏
如果要和水帘组山场主人们比谁在水帘洞住的最久,那只能是水帘洞的土著,那些说不清楚到底有几个百年的奇种了。
只不过后来奇种参差不齐的生长特性,大多被改种成统一品种管理,躲过改种命运的奇种再加上保留到现在的树龄,就变成岩茶稀罕的一部分。
像张树发张俊家就有几棵因为生长位置特殊被忽略而留成单株,成为了增添了水帘洞岩韵的一部分。
▲张树发张俊家在浴龙池前的单株,享受着这边微风拂动、水汽四溢的小气候
其中有一棵以蓬勃的身姿生长在浴龙池边上的崖壁石缝间,老叶像水仙的叶形,新芽像大红袍的红色芽头,没准就是某名丛的母树。张树发说,像这样的单株他们一直保持单做,每年味道都不一样,是独特的岩韵。
在景区点我们就找到这样被忽略的宝藏,我们对今天的主角老丛就更加期待了。
▲青狮门山场卫星图
老丛的山场,我们需要深入水帘洞的腹地青狮岩,靠近之前大卖过的状元岭斑竹窠,一般这种深入腹地的位置很容易顶级的顶级老丛,比如慧苑的古井。
也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僻静,这里的茶树不被打扰,就在这种隐幽的环境静静老去。
▲张树发家老丛就在这片山坳间
张树发家老丛山场的隐幽就是落在青狮岩崖壁的深坳里,有点三面环山的窠地貌,从生长在高大崖壁上来看,就像落在正坑里。
▲张俊告诉我们,像这么僻静的山场一般很难带客户走到
张树发说这里的茶叶是有坑涧气息,比起有的山场老丛是花香和木质味的叠加,这里的老丛是苔藓和木质味的综合,除了环境,也离不开树龄了。
而张树发家的老丛当年分产到户的时候就有了,再加上82年到现在,单说树龄绝对足够老。
这一片都是石头砌成的老茶地,有十几棵老丛还享受着独栋的待遇汲取着砂砾土壤的养分。
传说中像这样的老茶地在当时都是费资千金,所以这片老丛就像大户人家养出的白富美。
▲大户人家老丛的独栋配置
之所以这么说,除了茶地贵,这里的环境还有一个特殊的配置,老丛所在的岩麓上常年不断有细小的水珠飞落,有足够的湿气滋养着这片老丛。
也因为水珠飞落的面积够大,形成的珠帘就变成这块岩壁的面纱,似乎是水帘洞的另一个“小水帘”。
▲崖壁上的细流不断
张树发还告诉我们:“老丛这块地基本上两三点就没太阳,是十分适宜老丛生长的半阴半阳条件,而正对面的四五点还有太阳,以前晒青都是晒在对面坪上的”。
十分符合原住民房前屋后种茶做茶的烟火气。
▲青狮岩老厂就在青狮岩半腰上
我们也发现,在崖壁的半腰间就是青狮老厂的地址,水帘洞除内外中三厂外,仅有的两厂之一。
在这个半山腰我们既能感受到形成幕遮的小水帘,也能看到张树发家的老丛错落有致的落在坑底。
▲从老茶厂位置看去,这片老丛就落在坑底
在入老厂的楼梯位置,张树发指着有两个石壁立在两旁,构成了一半有形一半无形的门,告诉我们说这是青狮门。
▲青狮门
而且因为青狮岩面积太大,恰好自家老丛又在青狮门这么正的坑底下,就直接喊作青狮门老丛了。
03
//
清新若木是一种怎样的老丛气质?
这是一款中足火老丛,是不是从火功上就已经要和清新若木匹配不上了,喝过的Y老师只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你肤浅了!”
茶还是要喝的,只要能从茶汤的层次变化和清晰度中一点点剖开内里的滋味细节,就能拥有打开满满当当冰箱扑面而来的生动。
这个火点的老丛一入口,就像雾茫茫的初冬有碗冒着丝丝热气的甜粥,甜稠浓滑,口齿生津。
火功的加持下,耐心等待一会,清雅静谧的茉莉花香会轻轻落在在有磨砂质感的丛香上,仿佛一些没有明亮色调略显沉重的黑白照片,在细细观察中细节越发清晰动人。
这时候你还要说中足火的茶没有鲜爽感,大概会被打!
三四水开始是凉爽在口中炸裂的桂花气泡水,慢慢过渡到一丝类似滋补药膳的苦底和醇甜甘冽的交织,像薄雾稀释过的白色日光随着时间渐渐绽放出最盛的骄阳。
往后几水是温润深邃的木质气息,透出久经年月才能练就的稳定平和。到底是不是Y老师描述的这种气质?
三天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