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2022年06月29日23:51:16 资讯 1408

2001年,已经年过百岁的张学良因为疾病不幸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之前他特别留下遗言,将全部遗产捐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是为何呢?


张学良的老家在东北,他被蒋介石软禁后常年住在台湾省,直到人生最后几年才重获自由。他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满打满算也才几年,但是他却把一生的财富都留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有人在质问,张学良为何要把财产全部留给美国人?也有人困惑地问道,张学良明明已经被囚禁了五十多年,他为何还有那么多钱呢,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接下来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一、张学良落难,于凤至被迫前往美国


首先说一下这些钱的来源,张学良的遗产,有很大一部分是前妻于凤至留下的,这些钱来得清清白白,每一分钱都蕴含着于凤至对张学良的爱意。于凤至出生于富商家庭,但是她的婚姻很不幸福。


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的张学良,很抗拒父亲一手包办的婚姻,甚至想要退掉这门婚事,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张学良反复折腾许久,还是没有办法违背张作霖的安排,只能娶于凤至进门。


两人刚结婚的时候,张学良对于凤至非常冷淡,不愿意跟她亲近,总是把她当外人看待。于凤至没有想过要离开,尽心尽力的为张家做事。为了让张学良改变心意,于凤至做了很多事情。


于凤至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张作霖的认可,也感动了张学良,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


但是张学良一直把于凤至当姐姐看待,并不是真正爱她。正因如此,赵一荻出现后,张学良很快就“移情别恋”了。


赵一荻跟张学良爱得轰轰烈烈,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全然不顾于凤至的感受。


于凤至很委屈,她不希望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是她无法拴住张学良的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学良和赵一荻腻在一起卿卿我我。那种感觉很痛苦,也很苦涩,但她只能默默承受,很多时候连一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1936年,渴望抗击日军的张学良,联合杨虎城等人一起围困蒋介石,逼他答应抗日。


蒋介石为了保命,无奈地答应了张学良等人的要求。张学良为表示诚意,亲自护送蒋介石去南京。


临走之前,很多人都劝张学良,不要跟着蒋介石一起去,以免被他残害。张学良坚持认为,只有跟着蒋介石一起去南京才能彰显诚意,已经答应联合抗日的蒋介石,就算是心有不满,也不会公然对付他。


事实证明,张学良高估了蒋介石的肚量。蒋介石抵达南京,重掌大权后,直接让人把张学良抓了起来。


张学良名下的东北军,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张学良被捕之后,他们因为群龙无首,根本不是蒋介石的对手,没有办法把张学良救出来。


刚开始时,张学良只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他原本以为,蒋介石气消了,就会把他放出来。事情的发展再一次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料,蒋介石早已对他恨之入骨,根本没有想过把他放出来。


1975年4月,蒋介石因病去世,临终前专门把儿子蒋经国叫到身边,对他嘱咐说,千万不能放张学良出来,不然的话,无异于放虎归山。


蒋经国掌握大权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继续囚禁张学良。直到1990年,已经被囚禁了五十多年的张学良,才因为蒋家的失势,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对任何人来说,五十年都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岁月。刚被软禁时,张学良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军中将领,重获自由时,张学良已经变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垂暮老人。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非常陌生。


张学良的前妻于凤至,一直盼着张学良能够重获自由,她苦苦等待了几十年,也没有等到跟张学良重逢的那一天。


张学良被软禁的前几年,于凤至并没有离开,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与他共渡难关。那时候,她甚至做好了跟张学良一同赴死的心理准备。


于凤至的不离不弃,让张学良非常感动,两人的关系,也更进一步,可惜他们最后还是分开了。


于凤至后来离开张学良,并不是因为害怕被他牵连,而是因为她患上了严重的疾病。长久的压抑,让于凤至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后被确诊为乳腺癌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二、辛苦挣钱渴望帮他重获自由,却换来一纸休书


在那个医疗条件还不算发达的年代,癌症是很难治疗的绝症。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癌症依旧是人类的噩梦。


于凤至舍不得跟张学良分开,但是日渐消瘦的身体,容不得她继续耽搁,张学良也不忍心看她一直被疾病折磨。


为了让于凤至及时接受治疗,张学良低三下四地恳求蒋介石,希望他能大发慈悲,允许于凤至去美国接受治疗。


当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张学良的东北军,在国内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蒋介石也不方便把事情做绝,答应了张学良的请求。


1940年,于凤至辗转去了美国,临走之前,她恋恋不舍地对张学良说,等我身体痊愈了,我一定马上回来陪你。


张学良却对她说,到了美国之后,希望你可以把身体养好,然后将我们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安顿好,这对于你来说便是最大的功劳了。


于凤至离开后,赵一荻来到张学良身边,代替于凤至,照顾张学良的衣食起居。远在美国的于凤至,知道此事后,又是心酸又是欣慰。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她心酸的是,自己作为真正的妻子,没有办法陪在丈夫身边,只能到异国他乡治病,有些对不起丈夫。


她欣慰的是,自己离开之后,张学良并不是孤身一人。赵一荻没有在张学良陷入危难的时候离开,应该是真心爱他,会全心全意照顾他,不会故意伤害他。


于凤至在国内有不少资产,但是她在国外的生活并不轻松,一直很艰难。因为她的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每次去医院接受治疗,都要花费很多钱,她的积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


于凤至知道,自己绝不能坐吃山空,她必须想办法挣钱,不然的话,别说继续治病了,连正常的生活都很难维持。


美国是一个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股市非常繁荣,造就了很多亿万富豪,也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


于凤至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接触美国股市后,学习了大量相关知识,她一边研究技巧,一边拿钱测试。只过了很短的时间,她就弄明白了美国股市的基本原理。


掌握秘诀之后,于凤至很快就赚了一大笔钱。她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拿自己赚到的钱,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一边在股市低买高卖,一边开办企业,通过实业赚钱。


于凤至赚到的钱,一部分被用于正常经营,还有一部分用于治病和日常花销,另一部分被她寄给了仍被软禁的张学良。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坚持治疗了一段时间,于凤至的身体逐渐恢复,名下的财富,也增加了许多。哪怕是什么也不干,她也能够衣食无忧。但是于凤至并没有停下赚钱的脚步,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


有人曾问于凤至,为啥要这么拼命,不怕自己再累病了吗?于凤至回答说,我希望汉卿被释放后,生活可以富足。


于凤至特别盼着张学良可以重获自由,她知道蒋介石需要美国人的军事支持。已经在美国功成名就的她,到处结交社会名流,试图通过美国人向蒋介石施压,迫使他把张学良放出来。


蒋介石对此很生气,用了一些手段,逼迫张学良在于凤至和赵一荻之间二选一。


张学良本来就很爱赵一荻,他不想辜负赵一荻的深情陪伴,狠心抛弃了远在美国却仍在为他不停奔波的于凤至。


收到休书的那一刻,于凤至痛哭了一场,她不愿意相信张学良会狠心抛弃自己,坚持认为他是被蒋介石逼迫的。


于凤至曾对身边的人说,汉卿就像是笼中鸟,随时都可能被他们杀死。于凤至不敢拿张学良的生命冒险,只能选择隐忍。


1990年,于凤至因为疾病不幸去世,临终之前她做了两件事。第一,在美国洛杉矶玫瑰园买了一块墓地,希望张学良能跟自己合葬在一起。第二,将自己的遗产都留给张学良,以免他因为没钱发愁。


于凤至留下的遗产,是张学良财富的主要来源,但并不是全部,他还得到了父亲张作霖留下的大量遗产。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三、回顾九一八,张学良对家乡的感情很复杂


张作霖出生草莽,他年轻时长期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渴望出人头地的他,想方设法创造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扩充自己的势力,最后成了名噪一时的大军阀。


张作霖知道,要想让部队长期保持战斗力,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战士们的训练,不断更换武器装备。因此,张作霖想方设法赚钱,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获得了无数的财富。


那么,张作霖到底有多少财富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闯入张作霖家里,搜刮出了八万根金条,古董文物数不胜数。


此外,张作霖还在各个银行存了很多钱,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日军只是抢走了一部分,并没有完全抢走。


蒋介石逃离大陆后,并没有克扣张学良的财产,把张作霖残留的一些遗产,也都转移到了张学良名下。


有消息称,张学良被软禁期间,蒋介石只是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并没有降低他的生活待遇。


蒋介石会定期拿出一笔钱,给张学良当生活费。有人曾简单统计过,蒋介石软禁张学良一年花的钱,多的甚至可以武装一个团了。


总的来说,被软禁多年的张学良,只是失去了自己的前途,并不是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落魄户。解释完张学良财产的来历,我们再来聊聊他为什么要把钱都捐给美国大学。


张学良捐赠财产时,已经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他身体状况相对不错的时候,曾想过回老家看看,祭奠一下早已去世的父亲,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如愿。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捐赠遗产之前,摆在张学良面前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主要有3个。第一,捐给东北博物馆。第二,留给几个子女。第三,捐给美国大学用于学术研究。


张学良曾是东北军少帅,日军打来时,本应该带兵积极反抗的张学良,选择了不抵抗,任由日军长驱直入,占领了我国大片土地。


无数东北百姓因为张学良的错误选择,遭到了日军的欺凌和残害。张学良也因为曾经的不抵抗,被很多人痛恨了几十年,至今仍有很多人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


张学良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害了很多人,一直不愿意谈论当初的事情。但是外界对当初的事情很关心,大多数人都想知道,张学良当年明明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愿意跟日军死磕呢?


张学良晚年接受了一次采访,颇为唏嘘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当时以为,日军只是想趁机掠夺一点好处,没有想到日本人会有那么大的野心。


1931年7月6日,张学良专门给东北政务委员发了一份电报,明确指出: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


张学良因为想要“顾全大局”,不愿意跟日军死磕,但是那些脾气暴躁的东北军将领,受不了这种窝囊气,都想跟日军决一死战。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为了安抚这些人的情绪,张学良在9月6日又发布了一份电报: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衅,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属,确实注意为要。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反复要求民众逆来顺受,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和张学良都盼着国联可以出面主持公道,帮助他们以最小的代价让日军离开。


日军公然发起的侵略战争,给我国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国联认为,日军的所作所为,严重威胁了国际安全,要求日军尽快撤兵。


但是日军根本不愿意理会国联的要求,坚持发动战争,不断占领我国的土地。张学良明知道国联无法强迫日军离开,还是寄希望于国联,不愿意跟日军爆发大规模战争。


张学良的不断容忍和妥协,让日军变得越来越嚣张。1936年12月9日,民众为了抗击日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蒋介石命令张学良镇压,甚至还对他强调说,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开枪。


张学良奉命后,极力劝说正在参加活动的学生们,要求他们尽快回家,不要耽误了学业。学生们齐声高呼:东北军打回老家,收复东北失地。


此时,张学良已经彻底看清了日本人的嘴脸,他也渴望打回东北,把日军赶走。为了安抚民众的情绪,张学良当众表示,他会在一周内用实际行动答复大家。


这一次,张学良没有违约,只过了短短3天,他就发动了近代历史上很有名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尽管通过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并没有办法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因此,张学良对老家的感情非常复杂,他特别渴望回来,又害怕回来。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四、张学良捐赠遗产,死后未跟于凤至合葬


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曾跟赵一荻商量过,要不要把自己的古董文物捐给东北博物馆。


赵一荻认为,以张学良的身份,如果把遗产捐给东北博物馆的人,不光会惹人非议,而且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美国一直宣称,他们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家,其实真正的美国,并不如他们宣传的那样自由。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当年为了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去了美国深造,他想回国时,美国非常野蛮地软禁了他,一直对他威逼利诱。


因为美国的恶意囚禁,钱学森先生体重暴减,甚至一度失声。有这样遭遇的人,不光是钱学森,其他的爱国科学家想回来时,也遭到了美国的恶意针对。


早已失去权势的张学良,因为手里的巨额财富,一直被人觊觎,想把大量财产运回来的话,某些人极有可能会跳出来,用一些卑劣的手段搞破坏。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虎视眈眈,张学良没有把财产留给几个子女。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因为这些遗产遭到伤害,只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幸福的生活。


张学良的子女常年在美国生活,早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即便得不到张学良的遗产,依旧可以过得很好。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因此,张学良决定把遗产捐出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强烈反对。


美国有很多知名的大学,张学良捐赠遗产时,为何会专门选择哥伦比亚大学呢,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吗?


张学良在美国生活时,长期在夏威夷居住。在这期间,张学良认识了一个人,他叫唐德刚,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图书馆馆长,很重视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维护。


张学良一生大起大落,经历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他想为后人留下一点东西,不想让过去的历史彻底消失。因此,有了口述历史,请人做记录的想法。


负责为张学良做记录的人,就是之前提到的唐刚德。因为这次口述记录,两人有了比较深厚的交情。张学良对唐刚德颇为认可,顺便把自己的一些手稿和文献资料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的高层领导,对张学良捐赠的东西很重视,让人准备了一个房间,专门存放张学良的东西,并且还给这个房间取了一个雅号“毅荻书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张学良的名号是“毅庵”,赵一荻的名字里有个“荻”字。张学良很容易就看出了这个名字要表达的含义,他对此非常满意,这可能是张学良愿意把遗产捐给哥伦比亚大学的原因之一。


张学良真正提出要把遗产都捐给哥伦比亚大学时,学校的领导们,特别承诺说,他们会为张学良捐赠的文物设置专馆,一定会用心保护它们的,不会让这些宝物遭到破坏。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张学良相信哥伦比亚大学给出的承诺,最后履行约定,把自己的遗产,都留给了哥伦比亚大学。


于凤至生前一直对张学良念念不忘,到死都盼着能跟他重逢,希望跟他合葬在一起。但是张学良最后并没有选择于凤至,他还是决定跟赵一荻合葬在一起。


回顾张学良这一生,父亲张作霖还在的时候,他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尽情的叛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作霖去世之后,张学良赶鸭子上架,代替父亲掌控东北军。由于太过仓促,他根本无法统领所有人,不能像父亲一样掌控局面,所以他一直很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日军打来时,张学良没有魄力跟日军死磕,接连犯了很多错误,害了无数人。他主导的“西安事变”,勉强算是亡羊补牢。


如果他没有轻信蒋介石的话,不亲自送蒋介石去南京。蒋介石就算是特别恨他,也没有办法将他抓起来。

2001年,张学良去世留下亿万遗产,临终前交代:全捐美国大学 - 天天要闻

那样一来的话,他或许不会被关押五十多年,依旧能在战场上驰骋,可能会战死沙场,也可能会安度晚年。


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发生,成了不容改变的既定事实,过多的假设,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张学良的人生,已经彻底定格,他熬过了漫长的五十年软禁生涯,如今早已与世长辞。


人们对张学良的评价有好有坏,充满了争议,你对张学良的事情如何看待,你觉得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欢迎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