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那时候的百姓思想比较保守,追求人多力量大,所以那时都支持生育,一家有好几个孩子是很正常的。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人口激增也带来了很多难题。
人口结构问题形势严峻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国家走向富裕之路面临着很多挑战,所以在上世纪末,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在这将近40年的时间内,人口猛涨的势头终于有效控制住了。但后来,人口出生率大幅减少,这与计划生育的政策没有较大关系,而是现在的人们大都不愿意生孩子,所以国家人口结构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面对着劳动力减少,新生儿的出生人数又低的局面。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极具危险的。就拿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来说吧,这个国家的经济已连续20年都是保持不变的。
三胎的开放有效果吗?
国家为了提高人口的出生率,从2016年起,先后开放了二胎以及三胎政策。尽管人口政策有所放松,但是出生人口并没有上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前年国家的出生人口已经减少了58万,去年更是减少了245万。这些政策主要面向的是基层工作者,他们对于政策的施行并没有积极的行动,而是消极的态度。为什么是消极态度呢?白岩松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开放三胎的政策来提高人口数量,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想实现还是有些困难的。 三胎政策与二胎相比,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人口出生率低的根源问题不是生孩子,而是养不养得起。
为什么人们不想生孩子?
首先,时代在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有所进步。现在倡导的是男女平等的年代,女性地位也有所上升,许多女性也变得独立自强,有许多人认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单身女性的数目越来越多,生育率当然就上不去了。
其次,人们的养育观念也有所改变,以前只讲求温饱,现在绝不仅仅讲求温饱,更要生活品质。孩子的教育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就需要耗费很大的成本了。毕业后的工作、结婚等等,就够让父母们操心的了,一个如此,两个三个实在是分身乏术。
最后,女性的生育成本太高,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国一直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即使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那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在生完孩子后,很多家庭还是女性在家带娃。要是再生完二胎、三胎,能不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好说。要是没人带孩子的话,女性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带孩子。全职带娃也不是脑子想的那么简单,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解决人口问题的突破口
屋价问题。现如今,屋价一直是居高不下,许多年轻群体看到目前的屋价市场,大都想着要是早些年买房就好了,割肾也得买好房。诚然,高屋价也是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之一。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屋价的上涨与人们想生孩子是呈负相关的,屋价每上升1000元,那么年轻群体生一胎的意愿会降低2.5%左右,生二胎的意愿会降低5.2%左右。之前也有人笑谈道,这屋价可比吃药的避孕效果好多了。
之前有专家也对高屋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便是目前的三四线城市内的小县城,屋价也是不低的,甚至要掏空上代人的口袋才能付个首付,之后每月还房贷又让人头疼。
高屋价成为年轻人恋爱、结婚的阻碍之一,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啃老”,但有些人还是会愿意晚婚晚育,高屋价实在是伤不起。
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现在,人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性。每个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与目标,而不是像以前简单的吃饭睡觉。一个孩子就不容易了,更何况两个三个。除此之外,孩子的吃穿用度都是需要花钱的,再生了二胎三胎,可能家里的经济支柱只剩下爸爸了。
女性在职场中存在不公平。在生产过后,女性的身子会比较虚,有些人还会落下病根。而且,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这些女性群体可能还会遇到不公平的职场待遇,而且,短时间内对职场女性的歧视并不会完全消除。
结语
人口问题向来都是国家和百姓关注的。但是,国家三胎的开放也只是起表面的推动作用,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效果,长辈催生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只有自己知道真实想法,对于二胎三胎问题是马虎不得的,一定要经过谨慎考虑,毕竟孩子不是一生就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