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员:我们研究霹雳15后发现,没有值得可以逆向研制的技术!

在5月份印巴冲突中,巴方使用歼10CE战斗机发射了霹雳15E空空导弹击落了印度阵风战斗机,由于印度战机是在境内,所以霹雳15E空空导弹残骸落在印度境内,印度方面表示已经回收了残骸,宣称部分残骸保存完整。

从现场图片来看,霹雳15空空导弹的导引头、双脉冲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已经损毁,只剩下外壳和推进装置,而印度方面宣称:导弹推进系统、数据链、惯导系统等部件没有完全损毁,值得去研究。

在5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印度官员表示:霹雳15E空空导弹在射程、制导、发动机技术以及抗干扰等方面不如印度国产的“阿斯特拉”空空导弹,因为其采用了更先进的双脉冲发动机技术,最大射程高达180公里,远远超过霹雳15E145公里最大射程,并且表示:霹雳15E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探测精度不足、抗干扰能力不如印度国产的多普勒雷达,其体材料远远落后印度国产的碳纤维材质,制造工艺还依靠手工焊接。

而印度空军参谋长诺达在5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为阵风战斗机被击落进行辩解,说阵风战斗机是因为机械故障导致坠毁,与霹雳15E空空导弹无关,并表示:印度的空空导弹已经对巴方形成技术优。

这与法国达索公司说法自相矛盾,达索公司高管向媒体透露:是因为印度战略体系出现了问题,并不是阵风战斗机性能不行,如果单挑阵风战斗机性能绝对优于对方战机。

而霹雳15E残骸已经证明落在印度境内,而巴方传回的雷达数据显示:霹雳15E在距离阵风战机181公里处进行攻击命中阵风战斗机将其击落。

印度“阿斯特拉”空空导弹虽然对外宣称最大射程180公里,试射7次失败5次只成功了2次,现在印度空空导弹还是依靠俄罗斯的R27作为主力,虽然是印度自己设计制造的,但是国产化率不到40%,其核心零部件几乎都要依靠进口,比如像空空导弹里面的制导芯片、陀螺仪、固体燃料等关键部件都需要从法国、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比如弹体碳纤维材料从日本德国进口,钛合金材料从俄罗斯进口,加工机床从瑞士进口,陀螺仪采用的是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制导芯片算法采用法国泰雷兹公司,说明印度根本没有自己独立制造空空导弹的能力。

更可笑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在5月19日集会上宣称:印度的导弹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东大。

而中国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能够在军工行业独立自主、完全不需要依赖其它国家零部件制造武器的国家,所有的武器都是100%国产,说明中国在军工技术领域具备很强的科研实力,印度在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等领域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中国的五代机已经服役、六代机已经升空,而印度别说是五代机,就连四代机都造不好,哪怕国产坦克炮管都造不好,需要进口俄罗斯或者是德国莱茵金属,说明印度在军工核心技术方面没有自己的尖端技术,代价就是印度的“阿斯特拉空空导弹价格高达300万美元,造价居高不下,虽然印度科研花钱从很多国家购买各种零部件,但是花钱是买不来核心技术的。

霹雳15E空空导弹氮化镓雷达、双脉冲发动机、碳纤维材料等核心技术,印度都没有能力自主生产,哪怕是把霹雳15空空导弹和图纸全部送给印度,以印度目前的军工能力也无法仿制出和霹雳15同等性能的空空导弹。

印度“光辉”战机研制花了32年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连个坦克炮管都造不好,还指望印度仿制先进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吗?

其次是霹雳15E空空导弹核心部件已经损毁,所以无法进行逆向研制,除非是因为故障导致没有发生爆炸完整的弹体,才有可能进行逆向研制。

印度之所以宣称霹雳15E空空导弹没有可值得逆向研制,主要还是因为印度军工技术薄弱、没有能力进行仿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