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9兵团有3个师被火线撤编,这三个师长后来怎样?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奉命紧急入朝参战。该兵团下辖的第20军、第26军、第27军共计12个师,其中88师、89师、94师因在长津湖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于1951年初被撤销建制。这三个师的作战经历及其指挥员的经历,成为研究朝鲜战争的重要样本。


第88师前身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34旅,1949年2月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6军88师。全师入朝时辖262团、263团、264团,共计7821人。1950年11月27日,该师作为兵团预备队向长津湖战区开进,原定72小时抵达指定位置。


在行军途中8师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暴风雪,夜间气温骤降至零下38摄氏度。师长吴大林考虑到部队穿着华东军区配发的薄棉衣,决定暂停行军15小时等待天气好转。11月28日上午10时17分,美军陆战1师航空中队发现滞留队伍,出动12架战机实施轰炸扫射。战后统计显示,此次空袭造成632人伤亡,损失75%的骡马运输队及全部重机枪。


12月1日凌晨,88师先头部队262团抵达下碣隅里南侧1071高地时,原定接防的59师阵地已失守。代理团长朱锦辉率领人员组织反击,经18小时激战夺回主峰阵地。该团战前编制1382人,至12月3日统计仅存67人。


与此同时,263团在向柳潭里机动途中出现重大失误。团参谋长未请示师部,擅自命令部队改道赤浦里,导致预定作战计划延误32小时。而美军利用这个缺口,将陆战5团顺利撤出包围圈。战役总结报告指出,88师师冻伤减员达2147人,占全师兵力27.5%。


1951年3月,志司成立调查组。经23天实地核查,确认88师存在以下问题:延误行军时间累计43小时;未能及时组织防空隐蔽;战术指挥存在重大失误。4月12日,志司发布第047号命令:撤销88师番号,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撤职调离。


吴大林之后转任东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1955年获授大校军衔。1962年调任辽宁省兵役局副局长,1983年按正师职待遇离休。该师余部整编为第26军独立团,1952年归建时保留262团“柳潭里英雄连”荣誉称号。


第89师前身为胶东军区第5师,历经多次整编,1950年10月补充鲁中南军区2000名新兵后达到满编。全师入朝时携带的御寒物资仅人均棉被1条、棉鞋0.7双。师长余光茂在山东泰安组织部队进行耐寒训练,要求每人每天雪地潜伏2小时。


11月24日行军途中,该师侦察连在黄草岭截获美军第10军后勤车队,缴获军毯3200条、汽油300桶。师党委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将整条军毯裁剪成30×40厘米的保暖片。这种创新举措使全师冻伤率仅为其他部队的60%,被《志愿军报》称为“毯片保暖法”。


12月5日战役关键阶段,89师采取“昼夜轮替急行军”战术。先头部队264团连续强行军38小时,成功切断美军陆战7团退路。在黄草岭阻击战中,该团用反坦克手雷摧毁4辆坦克,击毙美军287人。但持续作战导致全师伤亡严重,至12月12日统计,战斗减员达1873人,非战斗减员892人。


1951年2月整编时,89师因建制完整度不足40%被撤销番号。师长余光茂因战场指挥出色,调任第20军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政委王直升任第31军政治部主任,其主持编写的《雪地作战十项注意》成为志愿军冬季作战准则。


该师首创的“分段保暖法”被正式列入1952年版《寒区作战手册》,其264团1营被授予“黄草岭英雄营”称号。2006年军事科学院修订战史时,仍将89师的战场应变作为经典案例收录。


第94师前身为渤海军区第4师,1950年11月入朝时碰到装备不足的困难。原定接收的苏制步枪未按期到位,副政委杨家华带人在安东车站拦截运输列车,强行获取1300支日制三八式步枪。这些武器在严寒中故障率高,严重影响作战效能。


12月1日赴战岭战斗中,280团1营出现整排步枪卡壳的紧急情况。战士们被迫用工兵铲与美军陆战1师工兵营展开白刃战,最终用伤亡423人的代价守住阵地。该师作战日志记载:“全营可用枪支不足百支,铁锹损耗达八十把。”


94师在战役中暴露三大问题:282团因向导失误在雪山迷路26小时;全师冻伤减员达3512人,占总兵力46%;后勤补给线中断长达5天。1951年1月整编时,该师余部被拆分补充给第27军,建制撤销命令由彭德怀亲自签发。


之后师长邬兰亭调第80师副师长,1955年获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


1951年2月8日,志愿军总部召开作战会议。后勤副司令员洪学智提交的数据显示:第9兵团冻伤减员占总伤亡72%,三个师的建制完整度分别为88师31%、89师42%、94师28%。会议经过三天讨论,最终形成《关于调整部队建制的决定》。


整编工作自3月15日启动,共调整官兵12783人。其中技术兵种保留率达85%,“长津湖战役纪念章”获得者全部留用。被撤销的三个师的荣誉番号,于2017年恢复组建为合成旅。


这三个师的作战教训直接推动多项改革:1952年全军换装新式冬装,寒区部队标配大衣、毛皮靴;1953年颁布《寒区作战条令》,规定零下20℃必须停止野外作业;1955年成立全军冻伤防治研究中心,研发的防冻膏沿用至今。


2000年的档案显示,三个师共有4179人安葬在长津湖烈士陵园。2014年,中韩双方交接的志愿军遗骸中,有263具可追溯到这三个师的失踪人员名单。这些用生命换来的经验,至今仍在守护着高原边防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