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哲学院与流芳消防救援站组织党员培训活动,退伍大学生分享军营生活

5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学硕一支部、流芳消防救援站支部共建暨2024年华中大哲学学院中层干部、党员基本培训活动开启。流芳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官兵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参观学习,并聆听专题讲座。

下午2时,消防官兵先后来到华中大引力中心,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学习。随后,3名优秀退伍大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军营生活,以及亲身感受的家国情怀。

消防官兵前往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学习。图/九派新闻 龚凌蔚

“既然来到了人民海军,就要去最前线成为一名能够劈波斩浪的舰艇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王宜卿说。大三时,他偶然听到关于军营的宣讲,便萌发了携笔从戎保家卫国的信念。在老师的鼓励下,王宜卿参加了学校的征兵报名顺利入伍。新兵连结束后,连队指战员希望他留在基地做文书工作,但王宜卿坚持前往前线。

王宜卿服役于海军南部战区驱逐舰支队,过上了脚不靠岸,没有信号的军旅生活。服役期间,他所在支队全船出海时长超过280天,跟踪各国舰艇20余艘,执行任务中最大风浪达到12级,距离美舰最近一次不足一海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我们被‘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刻骨铭心,从一无所有到近几十年来下饺子似的建造军舰,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相继服役,作为后继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是无以复加的。”王宜卿说。

王宜卿。图/九派新闻 龚凌蔚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周钰则是受爷爷的影响。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周钰从小便对军营有了向往和崇敬。2021年,周钰顺利保研后,选择保留学籍参军入伍,服役于空军航空兵部队。

服役期间,她圆满完成了跳伞任务,并担任军史馆讲解员、军宣传处责任编辑,“作为一名新闻人,空降兵的一名战士,我很荣幸采访到了《上甘岭》电影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王清珍奶奶。”周钰说,“在她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软件学院本科生席佳鑫服役期间去到了中印边境——海拔5000多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紫外线却是平原的5倍的生命禁区。“初上高原的时候,一向身体很好的我却生了很多病,刚开始的一个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晕过去,手上的裂口好了又裂,晚上吸着氧气才能勉强入睡。”席佳鑫说。

在高原,席佳鑫担任卫生员,时常去各个哨所参加巡诊。她记得,在离中印边境最近的地方,不允许搭设建筑物,二十几位战士挤在小小的房车上,腰都直不起来,有个战士的冻伤裂口横穿整个脚后跟,猩红的裂口边上长着黑黑的硬痂。

“我们之中有的因为缺乏维生素指甲凹陷,有的头发脱落,有的心室肥厚,有的患上高血压,也有人将生命留在了这片雪域高原。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上来,一定要留在这里。”席佳鑫说,“有国便有边,有边便有防,我想这就是我们在生命禁区的意义。”

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龚凌蔚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