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5年多,为何在退役军人心中存在感不强?

导读:随着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成立,最初的期望与憧憬在我们退伍军人中弥漫着。那时,国家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以便更好地关心和服务我们这一群为国家付出的人。然而,五年多过去了,我却发现在退役军人的心中,对于这个部门的存在感并不强烈。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刚刚成立的时候,我记得那时的心情是兴奋而激动的。茶余饭后,我们总是会聊到国家为我们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这一喜讯。大家对于这个新生的机构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更好的关爱和服务。

然而,时间过得飞快,五年弹指一挥间。回首这段时间,我开始思考为何在退役军人心中,对于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存在感如此微弱。

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初期,他们着手了一系列工作,包括登记信息、颁发光荣牌、发放优待证等。这些措施的推出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少退役军人亲自从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异地赶回户籍所在地,只为了登记信息,这充分表现了我们对于这个机构的期待和热情。

然而,除了这些方面,我们似乎很难感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其他领域所做的努力。或者说,这些工作虽然有一定实质性的好处,但并没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更为深刻的存在感。

五年来,我虽然登记了个人信息,但在其他方面的感受相对较少。光荣牌虽然挂在墙上,却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给我带来更多的尊重感。优待证倒是带来了一些实惠,比如旅游减免门票,但这似乎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让我真切感受到存在感的途径。

或许,问题并不在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没有付出努力,而是在于他们的服务方式是否真正贴近我们的需求。在众多的措施中,我们很难从日常生活中真切感受到这个部门的陪伴和关心。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不是希望得到表面的优待,而是更渴望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和温暖。除了登记信息、发放证件,我认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可以更深入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首先,可以考虑成立一些退役军人之家,定期召集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组织一些活动。这不仅能够增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我们心中的存在感,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有家的温暖。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打造成我们心中的“娘家人”。

其次,不妨思考更加贴近我们实际需求的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形式化的文件和证件。退役军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除了物质上的优待,更需要情感上的关怀。或许可以建立一个咨询热线,为退役军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扰。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这短短的五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于我们而言,期望的落差依然存在。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得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能够更贴近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温暖。五年过去,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个部门的存在方式,使其成为我们心中真正存在感强烈的组织。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不良引导,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班长批评指导!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