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
志愿军号兵
入朝第一仗 缴获四架飞机
39军116师承担主攻云山外围的任务。
一天晚上,348团2营4连一排冲到三滩川岸边沙滩时,一班副班长李连华借着炮火的光亮看到前面100米处有四处房子大小的黑色物体,他心里犯了嘀咕,战前侦察时这里是一块开阔地,现在怎么变样了呢?李连华带领战士们摸了上去。
到近前一看,居然是四架飞机。
他一挥手,三个战斗小组呈三角队形冲向了飞机。经过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以后,他们一口气击败了三架敌机上的敌人,最后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被李连华他们活捉了。
后来经过审问才知道,原来这里是敌人的临时机场,四架飞机中有三架是轻型机,一架是炮兵校射机。他们是由美军远东总部派来的,飞机上坐的是慰问团和新闻记者。一下子缴获了四架飞机,同志们高兴得不得了,第一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部队攻进云山街里时,天已经黑了,原以为打的是李承晚的军队,没想到347团在街上抓到一批俘虏一看,怎么鼻子这么大?原来打了半天打的是美国鬼子。经过审讯得知这是美国的王牌军。这一下我们39军的士气可十足了,指战员们喊叫着:“打的就是美国鬼子。”“他是王牌军,咱是王中王”。
弹尽援绝,吹冲锋号退敌
1951年1月3日拂晓,39军115师347团在釜谷里遭遇向汉城方向撤退的英军29旅皇家来福枪团,团长派三营七连担任阻援任务,要求迅速占领制高点,卡住公路,不让敌人的汽车开走。天一亮,敌人一定来抢汽车,汽车就是敌人的命根子。
只要我们守住这两个制高点,卡住了敌人退往汉城的公路,胜利就是我们的。
下午三点多时,七连在兄弟连队配合下打退了敌人的第六次进攻。
连长负重伤说不出话来,通讯员要送连长下去,连长不肯走,他只是用眼睛紧紧地盯着司号员郑起。郑起明白,他们连的阵地上没有指挥员了,连长是有话要对他说。
郑起握着连长的手说:“连长,你放心吧,阵地由我负责,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们一定守住阵地。”连长点点头,他吃力地把手枪掏出来递给郑起,嘴唇颤抖着没有说出一句话。通讯员把连长背下了阵地。
看着阵地上十几个战友和所剩无几的弹药,郑起决定利用战斗空隙爬到布满英军尸体的山坡上去捡些敌人的子弹和手榴弹。战友和他争着要去,他没有同意,他说他已经观察好了地形。
郑起出现在山坡以后,敌人向他猛烈地射击着,他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个弹坑,机智地躲避着敌人的子弹。在布满英军尸体的山坡上,他捡到了十多条子弹袋和一大堆手榴弹。他把子弹袋和手榴弹缠在身上,就连脖子上也挂上了子弹袋。
郑起选择了一条小沟,他隐蔽着爬回了阵地。同志们看到他的棉衣上被敌人打了五六个机枪眼儿,都说:“好险啊!”
天黑了,敌人又发起了进攻,有几个战友又倒下了,子弹已经打没了,面对强大的敌人,郑起命令战友们上好刺刀,他知道,在战斗的最后一刻绝不能丢了阵地。就在这时,郑起被敌人的手榴弹炸伤了,他忍住疼痛甩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敌人冲上来了,郑起伸手摸了一下子弹袋,里面空了,摸摸腰里的手榴弹,也没有了。突然,他的手摸到了心爱的军号,这是他唯一的武器了。郑起不顾一切地站了起来,他用尽力气吹响了冲锋号。奇迹出现了,懂得我军冲锋号的英军士兵掉头溃逃了。
看到敌人的狼狈相,郑起一气吹了三遍冲锋号,一直把敌人送到山下。
这时,天空中升起了五颗红色信号弹,猛烈的枪炮声在山下响起来了,347团的主力部队上来了,我们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根据志愿军39军老战士李润兰的回忆文章整理,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