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多、战斗经验多就能打胜仗?普法战争和抗日战争都表示反对


老兵多能打仗,部队战斗经验多战斗力就强,这种观念是农业社会思维的认识。它的前提是交战双方都是菜鸡互啄,军队的组织程度和技术条件相差不大,在工业社会以后,这种想法就非常落伍了。

关于铁血普鲁士,很多网友就会想到百战老兵,就会想起一个个日耳曼超人的段子,但普法战争时期的法军可不是这么想的,在傲娇的法军看来,对面的普鲁士士兵都是新兵蛋子。法军称普鲁士军人是:“律师和眼科医生组成的军队”,因为当时的普鲁士军队确实是把大量中产阶层都临时扔进了军队,普鲁士军队确实是新兵多。

普法战争时期反而是法军遍地“李云龙”,法军的识字率只有三成,士兵都是服役七年左右的职业军人,法军士兵的射击等技能也强于法军。法军的作战经验也超过普鲁士军队,在拿破仑上台后,法军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军队PK,在克里米亚半岛沙俄军队鏖战,在东方打进了北京城、吞并了越南,在美洲将哈布斯堡家族的后裔送上了墨西哥皇帝宝座,法国非洲军团的士兵在沙漠和丛林中开疆扩土,论实战经验法军远远比只此前只打了两场战争的普鲁士军队多。

但战争的结果却是遍地老兵的法军被普鲁士军队击败,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登基为德国皇帝,用德式凡尔赛狠狠打脸了法兰西。因为老毛奇实在是不讲武德,他在开战三周后就利用火车调集了四十五万大军,而法军只是乱糟糟地动员了自己40万军队中的26万赶赴战场。德国人在随后的战争中还把130万人都运送到了法国,彻底打碎了法军所谓的质量优势。法军老兵是很能打,但德军的火炮更厉害,普鲁士军队使用的克虏伯90毫米后膛炮射速超过法军火炮一倍,射程超过三倍,在人数和火力的双重优势下法军老兵的勇敢亮剑毫无意义。

同样被敌人的火力和动员优势碾压的还有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才是老兵多的一方,日军反而是新兵蛋子居多。参加抗战的中国军队很多部队都参加了十几年的军阀混战,进行过20年战争的老兵、老行伍也不在少数,在抗战初期220万国军中这种老兵、老行伍至少也有数十万。但面对日军,还是一点用都没有,中国军队的老兵、老行伍们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损失惨重。

这是因为中国老兵们长期参与的战争都是低火力密度下的战争,战争经验从新手区转到地狱房时全部清零了。在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中,上百万中国军队都只是在用五六百门火炮进行混战(1935年国军的火炮总是各种火炮567门,退役了110门后,国军只有456门火炮)。中国军队拥有的重武器不到一战德军的百分之一,军阀混战一次出动上百门火炮就是了不起的大场面了,中原大战中中央军一口气拿出了208门山炮、野炮进行野鸡岗大战就已经是军阀混战之最了。

而一个日军甲等常设师团全部火炮摆出来就有120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6门,一个师团的火力是整编德械师的三倍多(德械师一个师18门火炮),是十个中国普通步兵师的火力,中国军队老兵的经验面对这种火力优势自然就清零了。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也没有面对这种优势火力对手的经验,还坚持把火炮放在高处,结果也被没有实战经验的日军“教育”。抗战时期的日军作战经验少,老兵更少,大量师团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老兵,但他们的火力猛、士兵训练程度高,自然能把老兵多的中国军队击败。

工业时代的战争有很大的区别,殖民地作战、军阀低烈度作战、治安反恐战的经验显然不能用于大国之间的PK。大国之间的较量取决于谁能最大程度的动员兵力、将更多的兵力及时送到战场,谁能更好的发挥火力优势,谁就能取得优势,工业化优势和组织能力优势比所谓的经验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