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终有一战?郭正亮嘲讽美军:还未走出失败梦魇,不会轻易动手

继“毁台论”、“弃台论”之后,美国专家再次在台海问题上提出了“高招”,不过这一次,其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岛内,而是转移了思考方向。

据台媒“中时电子报”消息,日前一名名叫杜诺的美国海军指挥官提出建议,声称当台海冲突爆发时,美军可在中国大陆近海部署水雷,以迫使中方进行止战谈判。

报道称,在“水雷作战协会”的赞助之下,美国海军研究协会发起了一次水雷战征文大赛,杜诺因提出了将水雷战应用在台海冲突中的“大胆设想”而成功获奖。

杜诺认为中美之间的整体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在面对解放军时美军有着显著的劣势,因而美国可寻求一种激进但成本低廉的策略应对,如在黄海和珠三角布满水雷,而由于解放军需要处理的只是港口和近岸水域的水雷,这导致其作出的反应激烈程度有限。

杜诺预测水雷战会破坏贸易与石油供应,从而危及中国经济,迫使中方回到谈判桌上,而美军印太司令部也可借助成本低廉的水雷战,遏制解放军的攻势,建立起更强的高端战力。

值得一提的是,台媒报道美军战略战术的选择之时,前民进党“立委”、台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郭正亮就“中美终会一战”的论调进行了回应,其表示不要被政客一些“超级激进”的话骗了,以为中美会开战,美国有朝鲜战争失败的梦魇阴影,不会轻易动手。

“中时电子报”报道称,郭正亮在日前的一场网络直播中指出,美国在整个亚洲地区的军事介入,一直都是非常不利的,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均是如此,美军直到今天还未走出朝战梦魇,这让其对很多事物作出判断时,都会去思考中国大陆会怎么行动。

上面两则关于美军的报道是十分有趣的,表面上看起来两则报道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一则在夸赞美军的创新性战术,一则在嘲笑美军其实很怂。

当然依据两则消息各自的论据,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深究的话都是盲人摸象,只抓住了美军某个局部的“特写”,如果用这种方式评估美国在台海局势上的立场,必然会犯下大错。

不过岛内各方对美军有误解,这也是因为美军与亚洲国家的军队非常不同,两者在很多方面的行事逻辑是相反的,所以只有认识到美军的一些特性,才能真正意识到其在台海冲突中可能采取的策略,而非一味地胡猜。

首先美军非常依赖盟军的帮助,不会单独作战。独立战争开始,美国参与的历次重要战争,都一定要拉上众多的盟友才会开战,即便是侵略远比自己弱小的伊拉克阿富汗,美国也要拉上几十个盟友。

形成这一习惯的原因有很多:一,作为海洋国家,英国在走向世界、参与争霸的过程中,深感本国人力资源有限,所以需要尽力联合更多的盟友,美国继承了这一传统;二,美国侵略的很多国家都远离美国本土,没有盟友的帮助难以实施真正有效的战略;三,美国每次都会尽可能地消耗盟友的兵力,待冲突双方都撑不住了,自己才去摘果子。

从美军的这一特点来看,在未获得亚太地区的盟友明确支持之前,美军断然不敢在中国港口和近岸水域玩弄花招。

其次美军的陆战能力不强,但其海战能力非常强大。郭正亮拿美军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例子来说明美军在亚洲地区的军事介入不顺,不敢再轻易出手,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案例讲的全是陆战,完全体现不出美军海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从未有过非常强大的陆军,其军力的核心一直都是海军,这一点,也是继承自英国的传统。

尽管在一战二战中,美军陆军曾经达到了非常庞大的规模,但这种状态只持续了不长的时间,并且即使在特殊情况下,美国陆军的战斗部队依然只保持了很小的比例,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陆军总给人一种战绩不佳的感觉。

相比起陆军的“拙劣”表现,英美国家对海军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大英帝国凭着小小的皇家海军,侵略了这个地球上的大部分国家,而继承了其衣钵的美国,凭着航母舰队主宰了全世界的主要航道。

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军未逢任何敌手,其在二战之后设计的三重岛链,至今依然困扰着中国海军,所以在提及海上冲突时,切不可拿美军在陆地上的表现作参考,即便在大家公认美国海军已经衰落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当然目前来看,美军军官提出的布雷封锁理论不太具备可操作性,这不光是因为对美军来说,在解放军已掌控近岸海空主导权的情况下,远程前来布雷恐怕只会葬身在半路上,更何况杜诺仅仅是按照其思路想出来的“高招”,但解放军会按照美国人的思路出招吗?

不过美国绞尽脑汁执意要干涉中国内政的意图,在其军官的水雷战理论中已暴露无遗,这就是在提醒中国人民,对于统一大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任何漏洞都可能让外来势力得到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