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场发生在中国的抗日刺杀活动,为何由一名朝鲜人执行

抗日战争中,中国的爱国人士让全球见证了中华民族不折不挠的精神,也让所有人明白了中国人的不好惹。而中国之所以能在劣势中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中国民众的不断献身。

就像1932年,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起侵略后,就有不少抗日人士踊跃抗日,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也要打击日军。而在那一年中,一名朝鲜人为了中国的抗日行动,执行了“有去无回”的斩首行动。当时为何不是中国抗日人士执行任务,而是朝鲜人为中国献身?

这还要说到朝鲜的遭遇,在中国正式被日寇侵略之前,朝鲜半岛就率先遭到了日本的占领。日寇打算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而从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同时挑起侵略战争。

因此,朝鲜半岛在日寇的侵略计划中非常重要,是一个不容出错的“军事后备基地”。这就让日寇在朝鲜半岛执行了非常高压和残酷的殖民,大量的朝鲜人不是被屠杀,就是被集中看押,沦为运输弹药的苦力。

尹奉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朝鲜人。自幼看到了日寇铁血镇压朝鲜独立运动的尹奉吉,满心里都是对日寇的痛恨。17岁的尹奉吉,就在朝鲜创办教学,不仅教导幼儿,而且还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

不过由于日寇的搜捕和侵害,尹奉吉不得不逃离朝鲜,经由东北地区,前往上海地区避难。与此同时,尹奉吉还结识了在上海组建临时朝鲜政府的抗日人士金九。就这样,尹奉吉由一名教育者变为了实际上的抗日人士。

就在尹奉吉抵达上海的两年后,日寇随便找了个理由,对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发起了进攻。虽然十九路军也组织了有效的反击,但是因为苦于没有后援,十九路军不得不暂时性撤离。

最终在国际联盟的干预下,中国和日军在上海停战进行谈判。但是日寇却在谈判的同时,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不仅于此,日寇还在谈判过程中举行所谓的“淞沪战争大捷”庆祝活动,试图以此羞辱国人。

对此,上海的抗日人士打算在日寇的庆祝活动上发起了一次袭击,在斩首日寇高级军官的同时,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就这样,一次炸弹袭击的斩首行动就被提上了桌面。

然而,担心国人报复的日寇,在庆祝活动前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中国人进入庆祝场地,只允许日本人、朝鲜人和台湾人进入,这让抗日人士的刺杀活动胎死腹中,就算临时再找会说日语的抗日人士也来不及。

就在这时,尹奉吉站了出来。精通日语的尹奉吉接下了这次的斩首任务,拿着自制的水壶炸弹,尹奉吉从容的进入了日寇的庆祝场地,直接炸死日寇的陆军大将。而尹奉吉的生命也最终定格在了24岁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