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在今年6月份成功发射升空,至此55颗北斗卫星已全部就位,北斗导航系统顺利完成全球组网。紧接着中国就在7月31日对外宣布,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服务。而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苹果手机上,也首次明确支持北斗导航系统,这表明北斗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那么截止到目前,北斗的应用成绩如何呢?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说明了一切。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1月25日报道称,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座人口近500万的大城市,在线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气在最近飙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旗下APP能够将食物非常精准地送到顾客所在地,所以备受好评。
而之所以能够提供如此精准的配送服务,背后离不开中国卫星导航技术的支持。在当地经营一家日本餐厅的老板古河美幸告诉记者,从她13年前自日本来到这里后,智能手机定位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事实上,这些仅仅只是一个缩影,根据美国卫星信号接收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全世界195个主要国家中,有165个国家的首都,北斗卫星对其观测的频率要比美国GPS高,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指标性的数据,意味着北斗正在逐渐取代GPS昔日不可撼动的地位。
日媒还指出,在亚的斯亚贝巴有多达30颗北斗卫星不断地传送信号,这一规模是GPS的两倍,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北斗卫星才能提供更加迅速和精确的定位服务。当然了,能够有如此成绩也并非全是北斗卫星的功劳,这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廉价智能手机在当地的高普及率。
过去数十年的时间中,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先发优势,在很多传统领域占尽便宜,并形成垄断地位,这些都是美国能够维系全球霸权的基础。然而这些年情况却有了很大变化,虽然欧洲和日本依旧一成不变,可中国这个新玩家挤了进来,让美国有了非常强烈的危机感。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所有的信息最后都被汇聚成各种数据,可以说谁掌握了更为全面的数据,谁就能在应用领域拔得头筹。北斗卫星所提供的各种定位信息,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数据,而且掌握这种数据不仅在商业领域可以大展拳脚,对国家安全而言也是举足轻重的。
让人欣慰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投入使用这几个月所取得的成绩,已经使得我们在这场竞赛中面对美国GPS取得了初步胜利,不过数据主导权的全球争夺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的每一步我们都必须走好。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卫星能够成功,和我们自力更生的原则是分不开的,这里还要感谢一下当初对中国加入合作百般刁难的欧洲航天局,以及中国使用GPS时在背后使绊子的美国,是他们逼着中国航天人只能靠自己,最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这两年美国又开始故伎重施,想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搞封锁,而这到底是阻碍还是助攻,数年之后自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