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集团军官兵披坚执锐、奋勇当先的冲锋姿态、奋斗身影,本期推出“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系列报道——
前不久,记者来到第77集团军某旅,聆听了一位服役满16年老兵走与留的故事,内心被深深感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的故事平凡甚至平淡,可细细咀嚼,走与留的抉择背后,折射着他们浓浓的家国情怀。
16年,这是他的服役年限,也是他的整个青春。
他是77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李世富,是一位平凡的士兵,可他的故事却在平凡中彰显伟大。随着了解的深入,记者发现,越是走近这些平凡的官兵,他们的身影越是显得高大。
李世富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共产党员,爷爷还参加过解放大西南战斗,从小听爷爷讲也在李世富的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2004年,刚刚中专毕业的他并没有选择出去打工,而是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
岗位不分大小
炊事班一样可以成才
入伍后的李世富并没有特长优势,瘦瘦小小的他在人群里很不起眼,本想操枪弄炮的他在新兵下连时却被分到了炊事班,从烧火做饭,洗菜切菜,到研究食谱,炒菜蒸馒头,这一干就是12年。
为了让战友吃到热气腾腾的新鲜馒头,他早上5点就起床揉面,虽然比别人要少睡一会,可当看到大家吃上满意的早餐,他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工作踏实,喜欢钻研。2009年,李世富被选调为司务长,他又带领炊事班开始研究食谱,培养炊事员刀工和烹饪技巧,那几年的后勤炊事比武,李世富带领的炊事班经常名列前茅,在伙食满意度调查中,他们炊事班也是最高的。
放弃保障岗位
到战斗班排
虽然李世富长时间在炊事班工作,可他的心中仍有一个精武梦,2017年,原本在司务长岗位干的出色的他却主动申请到战斗班排锻炼。
近几年部队大面积换装,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都比较高,他白天跟着连队训练,晚上研究理论知识,训练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名四级军士长和几名新兵在一起训练,李世富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种数据和知识要点。
为了提升训练成绩,在一次障碍训练时不慎摔伤,这对刚到战斗班排的李世富来说是一个身体和心理上都是一个打击。
医生和身边的战友都劝他休息一下,可他却要坚持训练,伤病刚好便要参加训练,每次考核都积极主动参加。
热爱这身军装
我愿意继续奉献青春
今年是李世富服役的最后一年,本应可以回家照顾父母,陪伴妻儿,可他却仍向组织申请继续留队服役。
李世富在最近写的一份思想汇报中这样说到,从参军入伍到,我已经成为了整个家庭甚至全村人的骄傲,从一名懵懂少年到一名四级军士长,这16年全靠组织的培养,即使我不符合晋升条件,我仍要向组织表明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当兵16年,军装已经成为我的皮肤,即使回到地方,我一样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退伍前,李世富登上讲台向战友分享了自己的军旅感悟,从李世富的话里,满是对军营的不舍和无奈。
让我们祝福这位老兵,祝福那些坚守平凡岗位的人。
强军有我,使命在肩
总 编 辑丨金 涛
编 审丨李 俊 桥
本周编辑丨陈建飞
刊期丨第 606期
投稿邮箱丨[email protected]
西南雄师权威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