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著名的狙击手?原因还是出在同归于尽上

2020年11月17日17:52:03 军事 1630

众所周知,狙击手是一支军队中负责隐蔽伏击的武装力量成员,他们通常能以最小的成本,让对手付出惨重的代价。二战时期,各国就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狙击手。特别是苏联,在战争期间有260多名射手被授予称号。而反观日本,在二战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著名的狙击手,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著名的狙击手?原因还是出在同归于尽上 - 天天要闻

日本在二战时期也是有狙击手的。狙击步枪是狙击手不可缺少的武器,制造狙击步枪需要超高的工业技术,尤其是狙击镜,当时日军的狙击步枪主要是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狙击步枪,这两种步枪都是三八式步枪改造而来的,使用的倍镜是2.5或4倍光学瞄准镜,而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使用的狙击步枪是德制1924式重枪管型猎枪,这是98k狙击步枪的前身。淞沪会战中,国军德械师的狙击手就与日军狙击手展开过激烈的搏斗,由于装备、训练上的差距,德械师的狙击手处于下风。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著名的狙击手?原因还是出在同归于尽上 - 天天要闻

二战时期,日军的作战理念还停留在一战,他们不赞成用强大的火力战胜对手,而是提倡用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所以当时日军也就没有装备自动武器。日军强调精准射击,早期的侵华日军士兵射击技术较精准,再加上他们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精准度高,不少日军可以达到两三百米射击的水平。这也构成了一个逻辑:因为射击水平普遍高,那么也就很难有特别出众的狙击手了。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著名的狙击手?原因还是出在同归于尽上 - 天天要闻

在消耗战、城市防御战中,狙击手更有用武之地。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中日双方狙击手有了一场血战。在此后的战役中,日军总是处于进攻状态,再加上中国军队根本没有什么狙击手,日军狙击手自然就不出名。在太平洋战场,日军则宁愿与美军同归于尽,也不愿撤出战场。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没有著名的狙击手?原因还是出在同归于尽上 - 天天要闻

当然,这种思想对于步兵来说,有助于提高士兵斗志,但是对于狙击手,这种同归于尽的办法完全不行了。因为狙击手射杀敌军,暴露位置后,通常会换个位置继续射击,这样才符合狙击手的战术。而日军却不这样想,他们通常占据一个很好的位置,即使暴露了,也要继续射击,直到死亡。更有甚者,有的日军狙击手在对付美军时,直接将自己绑在树上,直至阵亡,日军狙击手往往成为消耗品,即使取得了不错了战绩,也会直接面对死亡,自然不会出名。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交易泡汤?巴拿马发现多处违规,港口经营权或被撤销,长和回应了 - 天天要闻

交易泡汤?巴拿马发现多处违规,港口经营权或被撤销,长和回应了

几天前,针对长和实业旗下的港口公司对巴拿马港口合约的履行情况,巴拿马政府进行了相关审查,发现长和集团在2021年续签巴拿马运河港口合约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其中一点是巴拿马方未收到合约规定的12亿美元,巴拿马政府将对批准续签合约的官员进行调查,并把审计结果提交
来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国决心,美股蒸发6.5万亿 - 天天要闻

来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国决心,美股蒸发6.5万亿

近日,美国突然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税率直接提高104%。可是,加征关税不仅没让美国占到便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短短两天美股市值就蒸发了6.5万亿美元,要知道这可相当于德国一年的经济总量。
华东某院大待岗! - 天天要闻

华东某院大待岗!

不过继承就是单纯好奇,怎么这行,前两天还是忙得脚不沾地,项目一个接一个,加班熬夜那是常态,怎么突然说没项目就没项目了,甚至到了实在没活儿分给大家,干脆让大家直接回家歇着的地步!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 天天要闻

奥斯福耗资百万,投建粉末喷涂生产线!

日前,福建奥斯福电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奥斯福”),粉末喷涂生产线,在漳州市长泰区发展和改革局,进行县级权限内企业境内投资项目备案。此次粉末喷涂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发电机组外壳等关键部件的喷涂质量和生产效率。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 天天要闻

商务部: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答:近年来,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等6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依据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 天天要闻

关税风暴 美对华加征104%关税,如何守护你的钱袋子?

当听到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关税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游戏,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税的变动,尤其是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费选择。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 天天要闻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4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近些年,国内很多人都感觉到赚钱越来越艰难了。而在进入到2025年之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同时,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将助力经济稳步增长。只有这样,实体经济才能进入繁荣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够“稳步增长”。而从现在情况看,国内投资和消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 天天要闻

中国家庭存款30万,算什么水平?有人终于说了大实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多数家庭的存款都应该超过30万。主要原因是,即使在中等城市,家庭存款达到30万也不够付首付款。此外,现在网上喜欢炫富的人有很多,不是晒出大量现金,就是炫耀巨额存单。这让人感觉中国多数家庭拿出30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国内存款超3